《花间瓷》纸本设色 195cmx190cm 2025年
李兴杰的瓶花系列作品通过器物与绘画的融合,展现了传统与现代、限制与自由的艺术张力。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创作特点:
一、器物限定中的自由表达
瓶体外形作为物理限制,反而激发了创作空间的拓展。李兴杰在瓶身作画时,通过笔墨的张力突破传统平面绘画的框架,形成“超现实”的涂鸦感与装饰性。这种创作方式让器物成为连接虚实世界的载体,瓶内绘画可打破时空限制挥洒色彩,瓶外场景则构建另一维度的微妙呼应。
二、色彩的碰撞与重构
民间艺术启发:从刺绣、皮影中汲取浓烈瑰丽的色彩体系,与传统文房器物的素雅形成戏剧性对比。突破器物原色:不拘泥于瓶体固有色彩,通过“心造”方式实现色彩的随心妆点,形成热烈明快的视觉语言。
三、虚实交织的意境营造
作品通过“画中有画”的叙事结构构建双重空间:瓶上之画作为虚幻世界的想象载体,与瓶外场景(如插花、出枝)形成微妙呼应,这种处理手法赋予器物温度与生命感,使观者在虚实交错中体验艺术的多重维度。
四、传统元素的现代转化
李兴杰将文人笔墨、民间色彩、文房器物三大传统元素重新解构:
1、文人画的笔墨张力与器物造型结合。
2、民间艺术的色彩观念突破文人画设色传统。
3、文房器物的实用属性转化为艺术表达媒介。这种创作路径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通过现代视角赋予其新的生机,形成古朴与热烈、传统与创新共生的独特美学。
(文/百度Ai,来源:雅歌ART)
《花间瓷》局部欣赏
画家简介
李兴杰
别署倦木
1981年生于山东阳信,现居济南。
200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
2010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沈光伟先生。
现为山东画院签约画家、山东美术馆馆聘画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培训班导师、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山东艺术家书画学术委员会花鸟画创作院院委、济南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