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并非“寥寥几笔”的随性挥洒,而是“一生学养与阅历的修炼”——梁时民以深邃洞察解构当代文人画的核心命题。他直言,真正的文人画境界,藏在士大夫的学养厚度里,躲在笔墨背后的精神气象中,而非浮于表面的技法形式。面对“文人画已死”的论调,他强调:现代人更需沉潜积淀,从五千年文脉中汲取养分,在生活体验中锤炼心性。老一辈艺术家“扎进高原数年写生”的执着,恰是当代创作者当重拾的初心——唯有褪去浮躁,让笔墨承载思想重量,才能让文人画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从传统文人的“意远”精神到当下“笔墨当随时代”的探索,梁时民以自身实践印证:文人画的生命力,正在于“守正”中传承文脉、“创新”中回应时代。
李先刚:梁主席,花鸟画这一块儿,实际上也是文人画的一个题材。当下的文人画的现状和未来怎么走向,想听听您的高见?
梁时民:之所以称为文人画,是因为过去士大夫很多都是知识面很广的,而且学养很深的,所以他才能够画出文人画的境界。文人画不是好像寥寥几笔那种,就叫文人画。有很多人的理解是一种错误,好像是文人画,就是随便画,简简单单几笔,就叫做文人画。它不是那种概念,实际上真正的文人画,说实话不是那么简单,文人画的精神,它是需要一个人几十年,甚至是一生努力,他的修养,他的社会阅历丰富,他才能够真正的画出文人画的这种境界、这种精神,他实际上就是一个艺术家这一生的修炼。
李先刚:我的理解,文人画,实际上刚才您也讲了,首先要你自己是文人,是吧?这是前提。第二,文人的画,他实际上更多地是从表意上面去阐述的这个事,是吧?它是针对什么来讲的呢?针对的是工匠的匠气。文人画更多是表达,因为我首先是文人,我有意向要表达,把我的意识和意念表达在笔触之间。比如说您的花鸟画,比如说刚才讲的刘继明,他们这一代老先生也应该叫文人画的继承。
梁时民:对!我们四川很多画花鸟的都跟刘继明老师学过,给观众呈现的是一种比较平和、比较中庸、比较意气、意远的那种思想境界在里面。所以看到他们的东西,能够给你产生一种很静逸的感觉。你看他的东西,不是那么浮躁。你看现在有些人,不是你笔头大,你就大气,那叫鲁莽,笔头里面要有丰富的内涵,那才行。
李先刚:我们刚才也讲了,文人画,首先得是文人。我们这个时代因为信息量很大,成为文人的这种标准和可能性相对要小一些。同时来讲,那就代表了我们未来文人画怎么走。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梁时民:这问题应该这样说,因为现代人跟过去人不一样,过去因为他身处的时代不一样。现代人要真正表达出这种文人画的思想和境界,还需要沉下心来积淀,慢慢地积淀,认认真真的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的文人的思想,不说学到多少,能够学到一些,能够融入到我们的绘画里面,那就不得了。
李先刚:现在很多人说文人画已死,其实按照我们刚才的交流,我的理解,你认为文人画还是有未来的,还是有生命力的,只是说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去做。
梁时民:实际上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走到最后,实际上他需要的是有文人画的这种精神和气质在里面。因为人从小学习,到他最后他经历了很多很多丰富的经历、阅历,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东西,也到了名山大川,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验生活,到人民生活中去,到老百姓生活中去,去观察生活,去了解生活,去认识生活,去创造生活。这种东西,它有个过程,越到后面你的积淀越深,你的学养越高,看的东西越多,你的境界就会越高。现在的人确实很浮躁的,就拿我们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来说,我们老一辈的艺术家,他们过去真正到大自然,到人民生活中的体验生活,一扎下去,到西藏,到甘孜、阿坝去,都是半年甚至一年甚至几年时间去画一个东西,去感受一个东西,然后再画很多很多的小稿,才创作出那种能够留得下来、传得下来的真正的有高原也有高峰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们到了一定年龄以后,更应该把我们那种浮躁的心情把它沉淀下去,慢慢的去把很多文人画的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绘画里面,它才能产生好的作品。
李先刚:好,刚才主席讲得非常好的一个理论,就是文人画,包括我们传统的绘画,不要轻易用现在的眼光就说这个死了,我们要打破它,实际上我们更多的应该来提高自我的修为,自我的学养,提高笔墨功夫。如果你要去创新就去创新,不要轻易去说传统绘画不在了,走向了末路,不要轻易说文人画走向了末路。
(来源:四川省酒文化促进会)
画家简介
梁时民,1959年生于四川梓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原文化部国际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徐悲鸿画院常务副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团顾问,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四川省花鸟画会会长,四川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诗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北京国画院院长,山东省国画院顾问,成都美术家协会顾问,成都画院顾问。
梁时民是著名的花鸟画家,在此之外,他还主攻山水画,他师承齐白石,宗齐白石、吴昌硕水墨之长,同时进行其他空间的开拓与发展,他的题材更加广泛,以全景式构图见长,吸取西方绘画的视觉,使画面更加有冲击力,色彩上以冷色调为主,色墨饱满,同时加入朱红等暖色调,使整个画面更加生机勃勃。美术报主编王平先生说:“梁时民在工兼写花鸟的杰出成就无疑是齐白石之后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之一”,纵然大师很难超越,继承大师前辈的同时梁时民一直在不断的开拓进取,不管是题材、构成、色墨及意境等方面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