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杂志创刊75周年之际,杂志社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了“《美术》老友记”栏目,邀请多位曾经被《美术》杂志宣推过的艺术家,回顾过往,探讨当下。此次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美术》杂志社原社长兼主编吴长江先生,共忆与杂志的渊源,探讨美术界的发展方向,以期在回溯艺术初心、共话行业未来的过程中,持续坚守“发现新人、推出新作”的核心使命,为中国美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筑牢根基、注入新力。
——编者按
吴长江与《美术》杂志缘分深厚,其版画、西藏题材绘画等作品自1982年起便陆续刊发于杂志。他回忆到,自己在美术学院三年级时,其石板画写生作品便受到张祖英老师的关注,首次在杂志发表作品,他后续创作的《挤牛奶》板画也参加了全国首届“三板”展览。毕业后,他聚焦青藏高原的石板画、九十年代的铜板画,以及在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创作的写生素描与水彩作品,也持续通过《美术》杂志走进了大众视野。
他坦言,在当时那个纸媒主导的年代,《美术》杂志无疑是传播艺术的核心平台,在75年间发掘了无数新人新作,如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陈丹青所作《西藏组画》,使得全国美术界都知道并记住了他的作品。杂志更以人体教学、版画专题、油画风格等专题讨论推动了艺术思想的解放。
作为曾参与杂志工作的“老友”,吴长江强调,期望《美术》杂志继续聚焦青年美术家,坚守“发现新人、推出新作”的初心,不断推动中国美术创作的发展,同时他也也呼吁老一辈美术家深化研究,持续助力中国美术发展。
(来源:美术杂志社)
画家简介
吴长江,1954年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常务理事,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曾在北京、深圳、上海、重庆、沈阳、南宁、武汉以及马德里、格拉纳达、托梅约索、东京、日立、京都、大阪、神户、横滨等多个城市举办个人展览30余次;出版个人画集30余册;获“第八届全国版画展优秀作品奖”“国际青年美展鼓励奖”“全国写生佳作奖”“挪威国际版画展评委会奖”“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铜奖”“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中国文联‘采风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青海美术馆、天津美术馆、四川美术馆、外交部、深圳画院、大英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美国波特兰博物馆、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日本日立市乡土博物馆、挪威国际现代版画博物馆、比利时弗朗斯·麦绥莱勒版画中心、比利时安特卫普美术馆、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德国海德堡选帝侯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青年美术馆等多家公共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