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张成泽坚持把再现自然景致和弘扬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并赋予作品以欣赏和现实意义。他的灵魂是敏锐的,他以爱国情怀作为出发点,其作品赞美人生的奋斗,揭露人性的卑劣,警示人类面临的危险,描写自然中的真实存在,那是画家真善美的心灵。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能给人启示。
《醒狮》
张成泽创作的《醒狮》是一幅有着爱国情怀、有大格局的画面。其构图奇特,寓意深刻,令人遐思……在这幅作品里,无论从雄狮的气势来说,还是从作者的表现手法来看,雄狮毫无争议地是这幅画的灵魂所在,它卧于丰茂的草地之中,昂首远眺,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并且又具有一股睥睨一切的王者风范。其背后群狼隐隐,呲牙咧嘴,眼中泛着莹莹绿光,张牙舞爪地准备进攻,集中体现了“群狼环伺”的主题,恰似警钟长鸣。
雄狮醒了,似乎看到了什么,目光满含警觉、清澈、自信、凌厉,又在静观思考,它在关注着前方更大的目标,根本没有把群狼放在眼里,却也没有丧失对群狼的警惕。远处关山隐约起伏,把整个画面置于灰黄色的调子里,饱含深意。
张成泽创作《醒狮》的想法,是从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开始的,这次轰炸造成3名中国记者牺牲,20多名使馆工作人员受伤。之后的钓鱼岛争议,南海撞机事件,南海仲裁案等等。西方列强进行经济制裁,科技封锁。正义的中国人民感到十分憋屈和愤慨!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醒来,将会震惊世界。”张成泽认为,作为一个画家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用“居安思危”来点题,就有提醒国人的意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以此画作警醒人们,不可忘记周围嗜血的群狼,必须克服懈怠麻痹的思想,增强忧患意识。
作品《醒狮》采用了工写兼施的表现技法,揉进了没骨法的冲、渍,色彩协调,极力对雄狮的内在精神进行深度刻画,尤其对雄狮和群狼的眼睛及表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形神兼备,使人过目难忘。资深画家吴泽浩评价说:“张成泽的作品是从传统中来的,是从写生中来的,在专业画家队伍里也是精品。”
(文/郝传更,摘自《水墨彩虹》,来源:美篇@成泽国画)
画家简介
张成泽,山东滕州市人,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省翰林书法院副院长,中华爱心书画研究院艺术总监。
绘画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大展,两次获奖,多次入选;二十余幅作品获山东省、济南军区美展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