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郐振明丨绘就“以笔为桥”的新疆史诗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8-21 13:22:45

郐振明,1966年10月生于新疆喀什,祖籍辽宁,是扎根边疆五十余载的艺术家。少年时,他常在喀什街头观摩外地画家写生,前辈一句“绘画是业余爱好”的谦辞,却在他心中埋下了艺术的种子。中学时期,他已展露天分——寥寥数笔的人物速写能让同学一眼认出原型,看完电影后默写完整场景的功力,奠定了他坚实的造型基础。

39.jpg

阿哥

1985年,他考入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走出喀什,进入更广阔的艺术天地。毕业后,他辗转于石河子师范学校教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美术编辑等岗位,2001年调入新疆文联,从美协秘书长起步,逐步成长为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席(2022年当选)、新疆文联副主席(2023年当选),并于2024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为新疆美术的领军者。

40.jpg

白马啸西风

郐振明的艺术血脉深植于新疆沃土。尽管他的祖籍是辽宁,他却以“土生土长的新疆人”自居,四十余载创作生涯中,他反复强调:“一个画家生长在新疆是非常幸福的——山水天地之美与多民族文化,为创作提供了无垠的灵感源泉。”为了捕捉这片土地的魂魄,他常年深入大漠戈壁,跋涉天山、昆仑山,泛舟塔里木河,在风沙与绿洲的交响中提炼艺术语言。他潜心研习经史画论,临摹库车、吐鲁番的古代石窟艺术,践行“画外求画”的理念,将西北的浑朴风土升华为笔墨的壮美诗篇。

41.jpg

春风

他的创作以“工写兼备、形神并重”为特色:水墨为骨,浅绛点染;线条劲健含情,构图疏密相生。笔下人物毫无矫饰——维吾尔少女的明媚、哈萨克牧人的坚毅、战马的嘶鸣、骆驼的跋涉,皆跃然纸上。题材上,他既深耕民族风情,以《赛马》《叼羊》《姑娘追》定格游牧民族的豪迈;更开拓历史叙事,历时三年创作5米巨制《英雄史诗——玛纳斯》,踩着云梯攀爬俯趴,终使柯尔克孜族史诗永驻中国国家博物馆;《丹心照昆仑》则以风雪昆仑为幕,塑造王震等六位解放军将领的戎马英姿,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珍藏。他尤重“题材创新”,戈壁红柳、沙枣花等顽强生命,经其笔墨淬炼为震撼人心的艺术符号。

42.jpg

大瑶山

作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郐振明始终践行“用画笔服务人民”的信念。他创立了“石榴籽美术小分队”,带领画家深入喀什、和田乡村。在莎车县帕克其乡,村民争相求画,孩童高喊“长大要当画家”;离别时孩子们追车呼喊“老师再来”的场景,让他彻悟了文化直抵人心的力量。他将惠民活动视为“一举两得”:画家汲取生活养分,民众获得美的滋养,更以艺术抵御极端思想,筑牢民族团结。为培育后继力量,他在新疆美协设立青年艺委会,强调:“文化润疆的基石是人才——要造血,更要留人。”

43.jpg

丹心照昆仑

从昆仑风雪到绿洲欢歌,郐振明的艺术人生是一部“以笔为桥”的新疆史诗。当《玛纳斯》的工笔重彩在国博生辉,当《叼羊》的骏马踏响宣纸,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技法,更是一位赤子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创作的誓言——这誓言,仍在未完成的《维吾尔族婚礼》手稿上延续,在天山南北的写生路上回响。


郐振明作品欣赏

44.jpg

防沙墙

.jpg

45.jpg

风起塔里木

.jpg

46.jpg

风雪昆仑

.jpg

47.jpg

富里桥

.jpg

48.jpg

立秋

.jpg

49.jpg

六月吐鲁番

.jpg

50.jpg

女人与花朵

.jpg

51.jpg

帕米尔冬日

.jpg

52.jpg

盘王界

.jpg

53.jpg

.jpg

54.jpg

三月

.jpg

55.jpg

无春

.jpg

56.jpg

五月四日

.jpg

57.jpg

新娘

.jpg

58.jpg

雄鹰

.jpg

59.jpg

伊吾英雄马

.jpg

60.jpg

在平陆运河写生的王宏剑老师

.jpg

61.jpg

仲夏

.jpg

62.jpg

自拍

.jpg

63.jpg

新红

(来源:瀚海收藏)

画家简介

郐振明 | 东西南北七人行写生展(厦门站)

郐振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席,一级美术师。作品《英雄史诗——玛纳斯》列入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作品《维吾尔族婚礼》入选国家美术创作《中华家园》项目;《丹心照昆仑》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立秋》被评为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他多次参与“石榴籽美术小分队”深入南疆乡村为维吾尔族群众作画,并积极参加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参与筹资捐赠新疆霍城县兰干乡希望小学。

  责任编辑:寿鹏瑶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