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物有灵,天地无垠”。在这草木葳蕤、生机勃发的八月,京行艺术馆·聊城馆“滴翠——李恩成中国画作品巡展”盛大开幕。开幕现场吸引了数百位政界、艺术界、金融界及文化机构代表,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出席开幕仪式的领导、嘉宾有: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张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济南出版社编审、美术总监李兆虬,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生导师韩玮,济南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杜红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刘宁,山艺现代音乐学院书记杜建,山东省美协驻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刘仲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丁雷,山东画院展览部主任耿晏,山东画院美术馆馆长刘扬,山东画院办公室干部鲍帅,济南市文化馆研究员赵德勋,济南市历城区美协主席马金波,济南市历城区文化馆专业画家朱丽,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艺术培训中心导师聂松,美术学博士王川,美术学博士赵鹏,聊城市政协副主席李涤尘,聊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薛兆立,聊城市文联一级调研员张戈,聊城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臧利敏,聊城市文联副县级干部白忠海,聊城市文联组联部主任、四级调研员张小军,聊城市文联文艺创作研究院院长任思恒,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孟伟,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史秀娜,山东省书协副主席、聊城市书协主席方建光,聊城市美协名誉主席赵安民,聊城市美协主席魏之伦,聊城市美术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怀中,原聊城市美协常务副主席杨连柱,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好军,聊城美术馆馆长李勇,聊城市文化馆馆长韩银亮,聊城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邱广民,聊城市美协副主席王晓光、程烁、王银祥、张瑞东,聊城市美协秘书长张树瑞,聊城市美协主席团成员:林冬、闫丽,聊城市美协副秘书长曲秀芳,聊城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韩坤峰,聊城市书协副主席汪雷,聊城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宋来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张建民,高唐文艺两新发展促进会主席,高唐美协副主席朱盟,东阿县美术馆馆长李科,聊城市恒艺美术馆馆长郗登敏,聊城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杨中华,北京银行聊城分行行长王彬,北京银行聊城分行行长助理赵书强以及聊城分行贵宾客户代表。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张宜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李恩成花鸟画创作让人眼前一亮,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对色彩与光的追逐全然体现在作品中,他锤炼和完善了花鸟画写生领域。人若有品,清风自来。
聊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薛兆立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当代中国画坛的翘楚,恩成先生秉持着"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理念,以砚田为耕的执着在宣纸世界深耕几十载,展出的近百幅佳作,既延续了传统文人画以书入画的骨髓血脉,又呈现出当代艺术家观照现实的审美自觉,堪称视觉的诗篇、墨色的交响。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生导师韩玮先生发表致辞。在学术方面展开一系列讨论,并对李恩成先生高度赞扬。
北京银行聊城分行王彬行长在欢迎词中表示,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北京银行聊城分行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京行艺术馆的设立,正是我们践行这一使命的重要举措。在这里,我们致力于将金融服务与文化传承相融合,以艺术为纽带,搭建起与客户、与社会沟通的桥梁,让金融之美浸润人文的光辉。
李恩成先生致答谢词
聊城市政协李涤尘副主席宣布画展开幕
此次展陈也多有设计,别具新意,一步一景
本次展览于8月1日至9月30日展出,免费向市民开放,诚挚邀请广大市民、艺术爱好者莅临参观,享受“滴翠”带给我们的一抹诗意。
(来源:山东画院)
画家简介
李恩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主席团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山东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第六批齐鲁文化英才,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第十届文联委员,山东画院创作部主任。
2014、2023年两次荣获泰山文艺奖,2019年作品《芳华》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银奖,2019年作品《弥生·NO2》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作品展,2021年作品《凝翠》获2021百家金陵画展典藏作品奖,2017年作品《相遇》入选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2019年作品《徙》入选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2021年作品《锦绣》入选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并被评为优秀(晋京)作品,2022年作品《滴翠》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2023年作品《百年风华》入选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并被评为优秀(晋京)作品,2024年作品《滴翠》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品、论文及评介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美术》《中国美术研究》《中华书画家》《中国书画》《荣宝斋》《美术界》《书画艺术》《艺术市场》《山东文学》等杂志。2021年个人作品集《芳华》(文集·图集)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山东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宁夏美术馆、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等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