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美学探赜——白贲之美
水墨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典范性的绘画样式之一,从视觉审美的理论源泉上看,其包含了众多传统的美学思想要素。这些美学思想要素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常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一种具有一定理想高度和精神厚度的审美潜意识。对传统水墨绘画而言,是对“朴素之美”的崇尚,对“单纯之美”的眷顾,这是一种极具魅力倾向的视觉文化显现。中国古代先贤们对“本真美”的执着追求,对“简约美”的理性把握,建构了一代代尚美人士的审美理想。在妩媚铅华的物欲世界里,前贤们依旧笃守着那份属于心灵家园的朴素与单纯,那是心性中最美好的原始期盼与终极关怀。从简约朴素中来,再回归到质朴单纯中去,在生命的轮回中,先贤们用智慧维系着生命本体精神的高度与厚度,在文化的延续过程中,那种至高至善的美被不断解读着,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融入新的内涵。
《法雨沐莲花》水墨设色34X46cm
“白贲”一词出自《周易·贲》,“贲”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二十二卦。《周易·贲卦》:“上九:白贲,无咎。”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王弼在其著《周易注》中释曰:“处饰之终,饰终反素,故任其质素,不劳文饰,而无咎也。以白为饰,而无忧患,得志者也。”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情采》中道:“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返本。”初唐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疏云:“白贲无咎者,处饰之终,饰终则反质素,不劳文饰,故曰白贲无咎。守志任真,得其本性,故《象》云上得志也,言居上得志也。”又说:“无咎者,即此卦象能补其过,则有咎也。”唐武周帝武则天在其《改元光宅赦文》中道:“宜从白贲之象,以辅黄中之运。”明代张居正《贺傅少崖少司寇三品奏最序》:“盖孔子筮而遇白贲之繇,曰舍之,谓其徒白而无采也。”章炳麟《与王鸣鹤书》:“其绪言为文辞,竺学而不文,白贲也。”清末学者刘熙载于《艺概·文概》中言:“白贲占于《贲》之上爻,乃知品居极上之文,只是本色。”宗白华先生说:“贲,本来是斑文华采,绚烂的美。白贲,则是绚烂又复归于平淡。”周振甫先生注:“贲,装饰、文饰”的意思,观其卦象,离上艮下,山下有火之状。疑其为古人放火烧山时的景象。概绚烂至极如火者环绕山间,也算是一种修饰美,值得注意的是贲饰的问题,周振甫认为是在写婚嫁之时,打扮新郎官的事,在爻辞中至关重要的上九爻却提出了与前五爻截然不同的观点——“白贲,无咎。”
《流水清音图》水墨设色34X46cm
根据以上的说法,不难领会“白贲”一词的实质内涵与意义所指,这是一个重要的传统美学思想。白贲,从古汉语语法上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使动用法,即使“贲”归于“白”,也就是使铅华炫目归于平淡质朴。这一审美思想的解释可以进一步加以延伸,这种延伸涵分为两个不同审美角度,一个是从意象的角度,一个是从人性的角度。从意象的角度,“白贲”可进一步理解成为“极饰反素”的美,正如唐人李太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句中所传达出来的意象景致,是一种“芙蓉出水”般至高的审美格调,芙蓉出水的美与错采镂金的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图像审美意韵,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这两种审美自魏晋六朝以后可谓颉颃并置,各成体系,并被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阶级所倾情。在文人士夫占文化主导地位的历史背景下,“出水芙蓉”般的至高审美崇尚渐成文艺创作审美主流,并通过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交往活动,将这一审美理念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并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在文化艺术思想方面,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审美境界。从人性的角度,“白贲”可理解成为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人性内在美追求,从追求功绩千秋般的高堂显赫,到心仪网师独钓般的田园归隐,这是一种生命的圆满,是对人性至善审美理想的理性回归与心性转移。同时,“白贲”中又包含着一种人性的“无为”美境,这种“无为”是建立在“有为”基础上的平淡与谦和,是生命品味回归自然平淡的终极显现。东晋陶渊明在其脍炙人口的《饮酒》第五首诗中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又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有这样的描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另外其在《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渔人之境,都可以说是人性对回归朴素自然的美好希冀与畅想。陶渊明用篱菊、南山、飞鸟、池鱼、园田等等这些平凡的生活景象,以简练的文笔,在我们的脑海中瞬间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水墨画,传达出一种“欲辨已忘言”的豁达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带有“无为”审美意韵的人生境界,使我们从中自然萌生了一种淡然萧逸的人生归属感。这种人性的最终归属感,赋予了“白贲”更加深邃的人文内涵。
《落花时节》水墨设色34X4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