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话说肖氏三人,众名家谈“味之无尽——肖舜之 肖智元 肖雅丹作品展”

话说肖氏三人,众名家谈“味之无尽——肖舜之 肖智元 肖雅丹作品展”
2023-02-24 16:19:2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画友往事——写给肖舜之家庭画展

我和舜之兄是老朋友了,上大学以前就是一起学画的小伙伴。我学画从速写起家,拿个小本子到处画,但是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游击队,只有正经八百的涂明暗素描才是正规军。舜之擅长画素描,是我们这群业余画友里的佼佼者,于是我请他到我家来示范一下怎样画素描。舜之如约而来,记得画的是伏尔泰的面部石膏像,他把石膏倾斜靠放,线条紧密,笔法熟练。那次看他画画,对我的帮助很大,使我知道了素描的大概步骤和塑造方法。

我们那时学画,都没有专门跟过老师,市面上也没有资料,全凭东看西看、道听途说、互相交流,所以彼此也很坦诚,有话直说。如今他已是颇有成就的知名画家了,他画中国画,我画油画,不过画友之间这种坦诚相待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我在天津美院工作多年,九十年代每年寒假都回桂林,和老朋友们聚会总是非常开心。桂林的春雨是很有诗意的,一次聚餐到了晚上已近尾声,雨停了大家又议论起哪家米粉最好吃,舜之坚持带我们去他认为最好吃的一家米粉店,于是大家跟着去又吃了一碗米粉,这才兴尽而返,各自回家。

那时我们虽然人近中年但并未油腻,且还带有朦胧的乐观和勇气,舜之刚从中国美院进修回来,约我去他那里看画,他拿出许多作品,有大幅的人物习作,还有各种小幅实验作品。经过多年修炼,日渐成熟,尝试过各种套路技法,然而他并不满足现状,希望找到自己的道路,正面对选择的困惑和苦恼。当时我也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在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品中,最具个人特点的是那组以密集缠绕点线为主的藤蔓系列。舜之很认可我的分析,后来他敏锐地抓住这种感觉,画出了一大批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地提起这件事,其实这本是他自身已有的东西,我只是作为旁观者说了些个人看法,不过能对朋友有一点帮助,我也感到十分高兴。

这些年他参加了各种重要的学术展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大幅创作以焦墨皴写点线,水墨渲染黑白,别有一番气象。我还常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写生小品,笔锋弹跳灵动,草木丰茂蓬松,墨色苍润交融,兼以淡雅的色彩,形成个人特有的意趣,每遇佳作我就会留言点赞。

时间过得真快,舜之说最怀念的还是九十年代那段时光,充满朝气敢于探索。我也深有同感,如今阅历多了,方知艺道艰难。不过当初我们学画就是出于热爱,现在则是一种内心需要,尽管艰辛还是乐此不疲。欣闻年底舜之兄要携一对儿女做个家庭画展,可喜艺术事业后继有人,就此写上几段话,以为祝贺。(文/祁海平,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图片

吴哥窟的回音一 200cmx500cm 2013年 肖智元

阎秉会谈肖舜之的水墨艺术

“藤蔓”系列曾经在一个阶段里成为老肖的代表作。他的线条天生具有某种南方人才特有的“秀逸”气质,依靠点点线线的疏疏密密的排列叠加,组成了一张张如幕布一般的藤蔓画面,悬挂在观者的眼前,让人欣赏到由密密麻麻的点线音响织成的网状感觉的轻音乐。我没有问过他,这些作品是来自广西特有的十二分茂密繁盛的植物给人的视觉印象,或者于自觉不自觉间在某个时刻的梦中与波洛克的重叠。这都是我的猜测,艺术家产生作品意象的过程,有时很简单也可能挺复杂。这是艺术创作中最耐人寻味和联想的部分。

绘画和音乐的相互转化,是神奇的诗性连接和通感吧,我们的艺术创作在这方面的发挥还显得很不够。

近些年老肖又用他那被漓江秀水洗礼过的独秀笔线,到各地去写生。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山水图,其中有粗笔头的西北胡杨、大漠,也有细笔钩写朦胧皴擦的横卷山川。与之前的藤蔓系列在笔线上,仍有着内在的脉络关系,但在主题上已变化很大了。尤其“靖边杨柳”一类作品,诗意显然,令我想到张冬峰的油画风景(张冬峰的画里面,连呼吸到的空气都是绿色的诗),他们一位水墨一位油彩,但在诗情诗性上却很一致,不能不说都得到了百里漓江山水的恒久滋养,得天独厚的恩赐。

老肖的水墨已从偏重形式又略显抽象的藤蔓转到以写生为基本形式的山水画上来,写生可以提供场景和形态的丰富变化,但也很容易被自然空间形态扯住,放不开手脚;表达“胸中丘壑”又易于重复、固化某些套路手法,流于简单乏味,在如此两难之间,不知老友舜之兄是如何考虑的呢?

至于眼下相当多的山水画,尽是些风景照片的截图,再以装修的办法,像铺地砖一样铺满塞实,加上凉亭水口便万事大吉,另有一些越画越大,越画越傻。这难道都能叫做山水画吗?在我看来应该称为毛笔宣纸墨汁淡彩装饰画。(文/阎秉会,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图片

可可托海的小河 68cmx68cm 2017年 肖舜之

全家都是画家好吗?

——祝肖舜之、肖智元、肖雅丹父子父女画展

全家都是画家好吗?当代画坛有很多父子画家、父女、母子等两代都从事绘画的职业,真还有全家都是画家,比如上海丁立人先生的一家,武汉朱振庚的一家,这样的家庭当不画画的人也拿起画笔的时候,会秒杀周边的专业人士,比如音乐出身的丁立人夫人,财务出身的朱振庚夫人,就像很多电影里群演秒杀专业演员一样,就像《隐入尘烟》里的姑父。

桂林肖舜之来电话说岁末携儿子肖智元、女儿肖雅丹在桂林美术馆搞展览,我马上想到这句话,全家是画家好吗?艺术道路上家庭环境影响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环境影响是最好的教育,何况艺术环境的影响。另一个更现实的好处是成长道路上怎么走,有更专业的引导,比如傅雷与友人讨论子女究竟是学音乐还是学美术的对话,那种专业的引导,就是父辈懂行的好处。

那父辈已经是美术名家了,子女再从事这个职业的缺点在哪里?第一、最担心的是子女只看到父辈成功的结果,看不到成为著名画家的艰辛;第二、担心的是因为太直接的生活环境,在子女还没有心理成熟的年龄段,就感知到父辈从艺的艰辛,再也不愿意选择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职业了。什么讨论都是话分两头各表一枝,说回来还是兴趣与付出的话题,其实,世界上哪一件事情想做好都不容易,都需要超负荷的付出,才享受得到成功的喜悦,每一个人尝甜头的勇气不一样,成长认知的点也不一样。

俗语说“大树底下寸草不生”也是一个可以分头说的话题。远一点任伯年父亲也是一个名誉乡里的地方画家,还有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看到他们的作品,都可以判断出也非俗手。就看徐达章是大树上的草,还是徐悲鸿是草下的大树。当代邢庆仁老师的父亲也是西安美术学院的油画教授邢继有先生;我们学校明星级教授常青的父亲,也曾是四川入臧的美术工作者,我还听常老师说自己小屁孩时在拉萨街头看到陈丹青画画。

那么像肖舜之、肖智元、肖雅丹这样的父子画家、父女画家怎么办?首先要远离熟悉而又有知名度的父亲,这种远离有两层含义,1、面对社会的方式要远离,要积累自己面对社会的方式,要让你父亲看到你越来越有名,而他还不知道你是怎么出名的,这就有点意思了。2、画画风格上不要像家人,越不像越好,其实当家人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后,从小又接受他们的教育,不像其实挺难得。记得二十多年前认识南京孝公时,孝公说你们浙江的国画太像,学生像老师的,孩子像爸爸的,那我要做展览,就找你们老师就可以了,就找你爸爸就可以了,何必再找你们这些儿孙辈。年轻的时候刚毕业不像老师其实挺难的,要花很大的心思去克服,题材不同容易做到,画法不同就很难做到,语言不同就更难了。那些父亲画油画子女画国画,或者父亲画国画子女画油画,突围相对容易一点。肖雅丹从国画毕业去做绘本,真是一个绝妙的选择,一个人优点埋的再深还是你的优点,千万不要以为以前学的国画,现在就没有用了。

当代也有很多画二代,太像父母辈的几乎都没戏。我朋友里有李伯安的儿子李飒、陈孟昕的儿子陈子丰,还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李飒整个不用毛笔画画了,抽象加现当代,以旅游写作的名义在爱琴海边泡妞,还整天看哲学书,戴个小黑边眼镜,装出思想家的派头。陈子丰的画,不知道他那个画工笔的老爸怎么看?接受不了会气晕,接受得了会躲在家里窃喜,生了个厉害的角色!

肖舜之在国内也够有名,告诉肖智元、肖雅丹兄妹,我们先把他干掉。(文/王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图片

Zin!Zin!Zin!小提琴 428cmx38cm 2022年 肖雅丹

关键词:肖舜之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