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张晓凌: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困境

张晓凌: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困境
2023-04-23 11:27:5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事实上,未来世界更危险的地方还在于福山、赫拉利的另一个看法:21世纪,新技术将赋予人们以前所未有的能力,富人、精英们将以此设计他们的后代,使其成为心理、生理都更高级的“超人”,人类将由此分裂为不同的生物阶层。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艺术是在不断地置入广阔的社会、政治、科技、人类学与哲学领域中而建构自己的,当代艺术批评同样如此,这也是今天的艺术批评具有政治学、社会学、科学和哲学色彩的原因。总之,从性质上讲,当代艺术批评就是当代哲学。

在这样一个当下与未来交织的时代,在新冷战、地缘政治和新技术革命日益改变艺术的年代,批评何为?当代艺术批评理论如何建构?这些问题是留给诸位同学的一道思考题,大家不妨沉思一下。

最后,将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希望同学们在批评的道路上“鲜衣怒马,慷慨以歌,披荆斩棘,舍我其谁?”

谢谢各位的聆听!(文/张晓凌)

2023042214405460358.jpg

弗朗西斯·福山《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

(来源:中国美术报)

艺术家简介

图片

张晓凌,1956年10月生于安徽省。198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学者王朝闻、刘纲纪。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首页上一页...78910 10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张晓凌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