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高世名:艺术家们的“开学第一课”,倾听野草生长的声音

高世名:艺术家们的“开学第一课”,倾听野草生长的声音
2023-09-27 10:58:3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王一,分别于2020年、2023年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的作品曾被星美术馆、X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广东当代艺术基金会等机构收藏。

今天的大多数艺术家的艺术生涯都是从绘画开始的。艺术家跟世界打交道的时候,绘画是第一个也是最简单、最自然的媒介。可以说,绘画是艺术发生的第一媒介。从这个角度来讲,绘画在当代艺术中有其强大的存在方式,虽然未必以画布和颜料的形式存在。绘画作为一种视觉性、作为一种感官知觉而存在,它供给了各类媒介以视觉的修养和品质,一种感受力,一种制作的技艺,一种美学。在这个意义上,绘画“杀身成仁”,供养着所有的当代艺术媒介。

青年艺术家杨成桦作品

杨成桦,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动画系,毕业后到法国留学并从事动画工作十余载,执导多部个人风格强烈的艺术动画短片,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殊荣。

其实,在我们学校的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激进的绘画探险。在1980年代曾经有过一个“反绘画”的思潮,或者说,那是一个追求“绘画零度”的过程。从黄永砯到耿建翌、张培力,甚至1985年前后的国画系,都有过这样一个“去表现性、去风格化”,从根本上说是“去绘画性”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却创造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绘画状态,一种新的视觉。

因为我们学院的绘画曾经探过底,也就是曾经一再地去探究“绘画的零度”。所以才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在今天,在与当代所有艺术媒介的互动之中,绘画本身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开放的领域。绘画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界面,通向任何一个时空。这就不再是“杀身成仁”,而是渗透到一切艺术形态里,“化身千万”“万取一收”。绘画可以反过来吸纳一切艺术媒介、一切视觉发明,可以容纳我们所有的经验和实践、猜想和梦想。所以我们要相信绘画,相信它的可能和能量。绘画是开放的,因而是无限可能的,是生动的、真实的。

青年艺术家曹源作品

今天我们用一整天时间聆听了各位青年艺术家的报告,感知到绘画的理由、无理由甚至无厘头,很有启发,也有些想法跟各位分享。首先,我们的校友吴山专曾经郑重其事地说——“艺术不是我不做别的事情的理由”。这句正确的“废话”值得我们琢磨一下。除了绘画,生命中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东西,那么艺术家的艺术生活是不是要划分为艺术和“艺术之外的生活”。然而我们又常说,艺术是艺术家全部生命经验的凝结和投射。每个人都是圣凡一体的,关键是,你作为一个画家,你的生命经验能否用绘画来收纳和抒发?一个在画室中闷头画画的画家,生产出的是他这段时间生命经验的一份报告。绘画是个人在画布上面对世界的表态,是我们跟世界打交道、发表议论的方式,更是收纳世界经验、探寻生命意义的一条道路。所以艺术的深度就是生活的深度。你的心境多大,艺术的天地就有多大。其实艺术没有对错之分,好坏之分也是可以争辩的,重要的是真假之分,这里的真是真实,而不只是真诚,真实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地自我批判、返身以诚。

青年艺术家李舜作品

关键词:高世名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