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张志民、方辉谈潘天寿的绘画和艺术观:“雨后千山铁铸成”

张志民、方辉谈潘天寿的绘画和艺术观:“雨后千山铁铸成”
2024-04-22 11:58:0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方辉:潘天寿所处的时代,西方现代艺术已经在中国,尤其是在上海盛行了。我们看他作品的一些局部,应该是经过了一番仔细巧妙的设计,不是随意发挥的,是为了他某种强烈的情感而表现的。齐白石也学过八大山人,但后来学吴昌硕,发挥民间美术特征,开创红花墨叶一派,继续走海派文人画和民间美术相结合的道路。潘天寿的视野似乎更广阔一些,他说一个画家应该有一个画家的特点,八大山人有八大山人的特点,石涛有石涛的特点。中国画家就算把马蒂斯模仿得出神入化,也不过是个复印机。艺术是自我,亦是他我,它强调要通过别人或别的文化来了解认识自我,这些思想都是现代艺术的思想。

张志民:对,我们可以喜欢或崇拜某些大师,但不能被他们笼罩了,有时候还要借助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反其道”地对其进行继承,应该找到和前辈大师不同或者说可以突破的地方。尽管八大山人和潘老一柔一刚,个性不同,但如果把他们放到一起,都能给读者一种美的感受。只是这两种美不同,八大山人擅于画荒寒、怪诞,潘老擅于画阳刚、大气。这也正好符合了中国哲学的阴阳之道,两个人互补,表达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但都不是甜俗的。

方辉:潘老在笔墨技法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吧?

张志民:我觉得潘老很有意思,他研究中国画研究的是“大道”,是精神和文化上的东西,并且他在笔墨技法方面是有自己拿手好戏的,很有个人独特的语言和境界。现在有很多画家学习和模仿潘老,他们是全盘模仿,没有学到位,是囫囵吞枣地学,不容易消化。为什么这么说?潘老大块石头里面的苔点,不是即兴乱点,而是一串串地点,位置大小都很讲究,石头的体面、疏密关系借苔点都表现出来了。他有时候点很多遍,这些点用的就是黄宾虹“打点做皴”的“渍墨”苔点,虽然没有皴那么多,但石头很厚、很结实。这些处理都是潘老笔墨独特和精彩的地方,我们应该把他和黄宾虹结合着仔细研究。潘老和黄宾虹的繁密尽管面貌相反,但理念却是相同的。

方辉:这是不是就是中国画的以虚代实、计白当黑的巧妙运用?潘老和八大山人、黄宾虹表现的都是一种“内美”精神,重虚不重实。他们的留白处理得非常妙,没有执着于具体物象。潘天寿说:“作画须会心于空白处,一烛之光,通室明,此谓白者,不仅在于虚能走马之白也。”——这是典型的黄宾虹的观念。黄宾虹也给李可染讲过这样的话,要把虚白处当成气韵生成的地方,不能仅仅从构图角度理解黑白,还要理解光、理解气,从黑暗中寻找光明。潘天寿的画是为了表现精神性的美,不是照相写实的概念,而是借物抒发自然的神韵。他说“艺术为人类精神的结晶,又为人类精神的食粮”,当找到民族精神性的时候,艺术才成了为精神服务的东西。重视精神,重视虚白是中国画的基本特征。

张志民:潘老重视创造力,他既反对模仿照抄古人的“笨子孙”,也反对模仿照抄西方的“洋奴隶”。他从艺术规律来寻求中国画的创新,没有拘泥面貌和样式,从中国文化大道来理解中国绘画。

图片

潘天寿《雨后千山铁铸成》

方辉:潘天寿有很多大画是用指墨画的,很有自己的风格,您怎么看?

关键词:张志民,方辉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