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王小松: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如何仅用5天时间以“大系”回应“大展”?

王小松: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如何仅用5天时间以“大系”回应“大展”?
2024-05-25 14:21:4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8日,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正式开幕。

展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协办,浙江大学进行学术支持,以“美美与共:集”为主题,分为“集”和“传”两个板块,旨在从“汇聚、交流、融合”的视角反思本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在展示多元文化的同时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在军械库(Arsenale)展区游览路线的最后部分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文化思考和视觉体验。

在外媒报道中,今年的中国国家馆收获了许多好评。当然,就如此前的每一届一样,同样也伴随着些许争议。在短短5天的布展时间内,用“中国大系”来回应“全球大展”,其有效性和策略性又在何处?或许,在本次中国馆策展人之一王小松的身上,我们可以获取某种答案。

“一只盲目的甲虫在弯曲的树枝表面爬动,它没有注意到自己爬过的轨迹其实是弯曲的,而我很幸运地注意到了。”

这是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也是王小松在艺术创作时,常常提起的一句话。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海报

一个月前,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正式开幕。其中,中国国家馆展览由浙江大学教授王小松和独立策展人姜俊共同策划,以“美美与共:集”为主题,共分为两部分: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像文献组成的版块“集”,和由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车建全、焦兴涛、邱振中、施慧、王绍强、汪正虹、朱金石)作品组成的版块“传”。展览旨在从“汇聚、交流、融合”的视角反思本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在展示多元文化的同时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在军械库(Arsenale)展区游览路线的最后部分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文化思考和视觉体验。

1983年,王小松考入中央工美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书籍装帧系学习,1990年到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达系学习,东西方高等学府的专业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在他大学求学期间,正逢85美术新潮兴起,那是中国艺术界思想活跃的时代,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下,西方的各种艺术思潮涌入中国,传统艺术意识受到冲击。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激荡中,王小松一直保持着对艺术敏感的感知力与对文化思潮的深度思考;而在对社会人生充满了情怀的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对文化建树也深具责任感。

图片

▲王小松在中国国家馆(布展前)

在艺术家的身份之外,王小松还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当代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并担任“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巡展总策展人。

对于作为艺术家的王小松而言,探索架上架下之间的空隙是他的艺术乌托邦。

图片

王小松在2023年武汉双年展中展出一幅作品

1234...全文 8 下一页
关键词:王小松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