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李刚田 | 从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看当下书法创作

李刚田 | 从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看当下书法创作
2024-09-23 11:25:0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世间本来就没有绝对的事物,评审也不会有每个人都认可的所谓绝对公平,兰亭奖评审结果必然性中的相对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评审结果只是作者此时此地此件作品在特定评委构成与特定评审流程下所产生的,获奖者不可以一次成功而定终身,而落选者大可不必沮丧而失去信心。愿意参与、敢于投稿就说明具有一定竞争能力,机会总会等待有实力的作者。而此次成功者如果不注重长期修炼自身,不注重思想的深化乃至人格境界的培养,抱着既得成果而乐不思蜀,则也有可能会渐渐边缘化而终被时代所忘却。

八届兰亭奖秉承的理念是“精品意识,时代精神”,遴选的标准是“德艺双馨,艺文兼备”。整体评价八届兰亭奖参评的书法篆刻创作,是在稳步前进。其中老作者更体现着其稳定性与独立性,从资历较浅的年轻作者作品中可以看到时风的影响,但也展现了探索性与新意。经过近年在书法界的反复倡导,作者在技法锤炼及形式表现的同时,普遍重视文本的精选与文字的正确使用,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书写的重视,追求自然本真,而较少刻意摆布的痕迹,大大减少了只重外在装饰而无视作品耐人品读内在品质的现象。作者创作的独立意识在增强。艺文兼备的理念已成为作者的共识。从理论的应征稿件中,可以看到作者广泛参与的热情。整体看来,理论参评作品水平较高,尤其是一批中年专家,拿出了突破前人的原创性的优秀学术成果,展现了书法学术研究的可喜前景。

八届兰亭奖参评的篆刻作品,创作风格与十三届国展略同,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其主要风格依旧是两种,即极度精工(清、民国样)与极度写意的(古玺样)作品。能在汉印基础上赋以新意的作品较少。而这类作品恰恰是前辈篆刻家创作中表现出的主流风格。这是“展览时代”从儒家中和之美为主流的传统篆刻渐渐改变的结果,从“雅”的追求变化为技术表现与形式表现,作品由耐人品读变为单纯视觉冲击。最后评选的结果篆刻作者入选较少,究其原因,兰亭奖每位作者要参评三件作品,篆刻作者一般交两件印屏一件书法,有些篆刻作者的书法水平要比篆刻创作水平逊色,而擅长书法的评委又占多数,所以篆刻作者落选自然会多。这种评选结果应当给篆刻作者一种警示,篆刻应是在“通”的基础上的“专”,必须有深厚的书法基础与笔墨表现能力。前辈篆刻家如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来楚生等等,无一不是书印俱精,诗书画印相互融通,才能使篆刻一技之“专”有雄厚的基础。从十三届国展到八届兰亭奖,篆刻印屏制作都出现一种新的流行风气,印屏制作上不再用五颜六色的材料来制造美术性的效果,而转向对边款的工艺制作。工艺化的印屏稀释了篆刻印面这一主题,印屏边款工艺化、制作化、装饰化起到了喧宾夺主的作用。有些边款在形式上用尽机巧,且与印面不发生关联。这种现象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篆刻水平缺乏自信,意图用华丽的服饰来掩盖面貌的平庸,这种风气已不被评委认可。

在审读中,金文大篆、楚简等书体问题较多。审读采取“认真权衡,适度从宽”的原则,既要查错纠误,又不妨碍作者艺术思想的呈现和艺术灵感的发挥。对于文字同一体系大篆的兼取杂用,前人书法中出现的小篆、古文混用,虽不符合《说文》,但前人作品中多次出现的篆法,可宽容。甲骨文、楚篆等已经形成完整体系的古文字,使用假借且使用合理,可宽容。但不提倡完全依赖工具书进行拼凑用字、毫无文字学功底的古文字创作,篆刻作品用字合理使用部首借位、挪移等应予允许,但以不严重违背文字规范的为度。但从最后评选的结果中看,金文大篆及楚简作品落选较多。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有些作者的古文字基础乃至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在创作中犯了较为初级的错误。有些作品很可惜,从作者的笔墨表现中可以看出具有很好的创作能力,但因一处严重的文字或文本“硬伤”而被淘汰。看来,“艺文兼备”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或一句口号,而是要认真、审慎地落实在创作中,表现在作品上。

关键词:李刚田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