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烟雨楼
纸本设色
43cm×68cm
2021年
一、明道若昧——马刚山水画的精神内核
中国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美术叙述中的“风景画”,它所呈现的并非仅是自然山水之表象,而是山水所蕴含的内在“生命精神”,这一属性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性”。黄公望《写山水决》中将这种表现性称之为“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学者丁培仁注解道:“它既可意谓遗落形似、掳写逸气之‘意’,又可意谓不拘成法、随机应变之‘意’,还可谓不落言筌、得意忘言之‘意’。”但石守谦则简单地将其定义为在描绘自然风景的同时,传达人与自然关系的“想象”的独特所在(参见丁培仁《从黄公望﹤写山水诀﹥看道教悟性思维方式》,《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2期)。哲学家赵汀阳称其为“易道史观”,即山水为古代士人的独特历史观,以山水为尺度丈量品评历史,用山水画来隐喻士人波澜不惊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正是人与山水相互观照与映射,二者相辅相成,同时将这种内在生命精神的观照与映射名曰为“道”。
千佛崖写生一
纸本设色
34cm×50cm
2018年
马刚则以西北山水画为外在形态反观内在生命精神,他通过“山水”这一深远意象,以确立在历史空间之中可被体验与超越的深邃境界,在山水内在哲学下探索绘画艺术,体现艺术家与自然之间的“观其徼”追求。《老子》用观其徼来阐释“玄之又玄”的道:所谓的无,是一种自由的境界,充满无限可能,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所谓的有,是一种在无的心境上起某一定用的境界,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是境界或者作用的说法。“常无”就是常使你的心境恢复到那拥有无限妙用的境界。“常有”就是常在这无限妙用的心境之上去生某一定用的境界。两者,可以指无有或者称为“妙、徼”。同出,同出于一个心境。异名指的是无和有或者妙和徼。这个同的境界就是玄,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在无的心境上而产生某一徼向性这样一个境界称之为玄。无和有都是心境上的作用,而徼向性才与物挂钩。每一次有就产生一种徼向性,即一种定用。所以玄之又玄,就是周而复始,以生众妙,所以称众妙之门。“庄老告退,山水方滋”,魏晋士人借助老庄视角审视山水,超越精神引导他们突破世俗,以自然、虚静的心面对山水,达到精神解脱与心灵自由,开启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山水绘画之路。宗炳将山水绘画的内涵取向及道家精神旨归奠定在理论高度,使中国山水画具有宇宙生命精神基因及发展基本格调,“山水以形媚道”,将“道”与山水连接,体现了山水与生命精神之间的映衬。马刚在《看山》自序中提及:“生命对山水的体察应是一种心境、一种互化、一种舒畅……对自然的观感与内心的静守形成相互转换。”这种转换便是以“道”为体,是他个人对道“徼向性”的艺术总结与表达,道和山水的动态互构性创生了一种新的山水表现。
西陇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