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家属藏
除了绘画,蒋兆和还是一位杰出的雕塑家。1930年,蒋兆和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此间开始创作雕塑和水墨人物画写生。四年后,蒋兆和被学校解聘,黄震之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便请蒋兆和去他家暂住。为表感谢,蒋兆和为黄震之制作了一尊塑像。这件雕塑作品以写实手法塑造了一位儒商的风采,衣纹的处理上能看到中国画线描技巧的影响。我有幸从蒋兆和家属那里借来了这件雕塑,放在我的身旁近距离地鉴赏,整件雕塑生动感人,可以感受到蒋兆和对黄震之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恩之心,正是蒋兆和美德的体现。艺术家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真诚的心,这样创作才更容易打动人。我时常细细品读蒋先生的这件作品,感叹他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技法。
蒋兆和另外一件雕塑名作是《李时珍像》。为了更准确地捕捉李时珍的气质和内在精神,他特意找来了模特,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创作出了这件生动的李时珍雕像。这件作品至今仍保存在李时珍的后人手中,是蒋兆和雕塑艺术的又一佳作。从这两件雕塑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蒋兆和在雕塑结构处理上的精湛技艺。他巧妙地运用虚实、主次对比等手法,使雕塑作品呈现一种生动的神态和丰富的内涵。这种技艺不仅体现在他的雕塑作品中,也贯穿于他的人物画创作中。从蒋兆和的人物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绘画与雕塑相通的艺术创作理念。蒋兆和晚年的历史人物画多出自想象,但这件为创作水墨人物画《李时珍像》而预作的雕塑头像,从侧面反映了蒋兆和注重写生的创作方式。
蒋兆和,李时珍像,雕塑,1952年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左翼文艺运动如火如荼,鲁迅先生推介的德国女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也深深地影响了蒋兆和的艺术观。蒋兆和回忆说:“在上海这段时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左翼文艺运动的熏陶,才渐渐地认识了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知道了爱国,这在当时是很自然的潮流。我对普罗艺术与现实主义,有一种朴素的感情。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我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生活的痛苦,我就想用画笔真实地表现穷苦人民的生活。我并不是站在人民之外的一个同情者或者人道主义者。对我来讲,离开了人民群众、离开了生活,艺术则无从谈起。”(刘曦林:《艺海春秋——蒋兆和传》,3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作为战争的亲历者,蒋兆和怀着激动的心情为抗日英雄蔡廷锴、蒋光鼐创作了油画肖像,这两张画被上海良友出版社大量印刷发行全国,成为当时中国销数最大的画片之一。2014年蒋兆和110周年诞辰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了“不尽丹心——蒋兆和110周年诞辰纪念特展”,得到了蒋光鼐家属的支持,并将《蒋光鼐像》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已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期间,有幸多次近距离欣赏这件作品,着实令人感动。
经典作品《与阿Q像》《流民图》的引领与启示
1936年,蒋兆和毅然决然地放下油画箱,转向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他以贫苦百姓为创作对象,融合西画写实技巧和中国画笔墨之长,创造了现代水墨人物画的新图式。其中1938年的《与阿Q像》与1943年的《流民图》极具代表性。《与阿Q像》作为《流民图》的准备和前奏,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与阿Q像》是蒋兆和对单体人物的写生和深入刻画,展现了他对人物结构、神态的精准把握以及独特的笔墨风格。在《与阿Q像》中,蒋兆和已经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和人物画特性。他对线条和体面关系的处理、人物结构神态的描绘都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这种风格在后来的《流民图》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和深化。《流民图》虽然描绘的是群像,但在笔墨处理、线面关系、人物神态的刻画上都与《与阿Q像》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两幅作品都蕴含着蒋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在《与阿Q像》中,蒋兆和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而《流民图》则更是将这种关注和思考推向了极致,通过描绘战乱时期流民的苦难生活,展现了蒋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苍生的关怀。这种家国情怀在两幅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是它们共同的精神内核。
蒋兆和,流民图(局部),中国画
1943年,中国美术馆藏
《与阿Q像》和《流民图》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引领和启示。它告诉我们,如何将生活中常见的形象转化为艺术典型;如何在艺术创作中确立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以及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与阿Q像》与《流民图》在蒋兆和的艺术生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展现了蒋兆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笔墨风格,更蕴含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这两幅作品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成为蒋兆和艺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与蒋兆和后人蒋代明的接触中,他满怀深情地为我转述了蒋兆和生前创作《与阿Q像》的过程。蒋代明讲:“我父亲当年画过多幅《与阿Q像》,但都不满意。一次在北平的一家当铺,发现一位去当衣服的中年人,其形象就是蒋兆和心目中的阿Q像,他和那位中年人搭讪,想为他画像。两人一起到一个小酒馆,我父亲请他喝小酒,中年人谈起他的经历,激动时头上青筋突出,再激动时,一手握拳,一手抱住。这种形象和肢体语言给父亲留下深刻印象,便为他画了像。”
蒋兆和,与阿Q像,中国画,1938年,中国国家画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