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预言的寓言——范勃个展”丨东西方神祇谱系展开跨时空的对话

“预言的寓言——范勃个展”丨东西方神祇谱系展开跨时空的对话
2025-03-25 14:38:0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为什么要让神像坍塌?或者说,神不是已经坍塌了吗?不是早就退隐了吗?对范勃而言,神像坍塌更重要的还意味着一种图像类型和艺术类型的坍塌。更恰当地说,一种崇拜的艺术类型和艺术价值的坍塌,甚至是确保这种崇拜价值的美术馆的坍塌——这或许是更重要的坍塌和瓦解。这是三重意义的坍塌:神的坍塌,艺术崇拜价值的坍塌,以及维持这种价值的美术馆体制的坍塌。

人们能够轻易通过范勃所部署的空间和图像的关系,看到了美术馆的颠倒、切割和转变:《英雄》这件作品贯穿了美术馆的两层楼,它如此地醒目夸张以至于粗暴地切割了美术馆,反过来也可以说,它受到了美术馆的强制性切割,美术馆和图像作品彼此切割成为碎片,彼此打断对方的连续性,空间的连续性和作品本身的连续性。

“范勃:预言的寓言”,和美术馆展览现场©和美术馆

范勃还将美术馆内部的支撑性立柱进行一种调侃式的包裹,立柱被另一种古老的爱奥尼柱式的褶皱所包裹,这是两种立柱类型的对话和游戏,正是这种游戏让两种柱子都展示了新的功能:古老的爱奥尼柱成为一件攀爬的也是遮蔽性的衣着道具,而美术馆的立柱本身失去了纯粹的支撑性功能,它们的组装诞生了一件新的作品。不仅如此,脚手架还被搬到了美术馆内部。通常,它是美术馆得以搭建而成的架构工具。它现在在美术馆内部来搭建作品而不是砖墙,脚手架支撑着绘画手稿,而不是建筑结构。美术馆被局部性地改造为一个工地,一个搭建绘画手稿的工地,或者说,它让美术馆不再是一个单一性的展示场所,而成为一个混杂的异托邦。

“范勃:预言的寓言”,和美术馆展览现场©和美术馆

美术馆就此成为一个不停地被质疑,被反思和被建构的空间,或者说不停被暴露出它的空间过程,暴露出它有意要隐瞒的这样的一个空间过程:美术馆是一个确定性的框架,美术馆是一个不着痕迹的空的空间,美术馆是对作品的最好呈现,美术馆是圣化艺术作品并让作品获取崇拜价值的空间。现在,范勃用诸神来搅乱美术馆,用诸神的颠倒来颠倒美术馆。或者我们也反过来说,用美术馆的空间颠倒来颠倒诸神。诸神和美术馆一起颠倒。范勃不仅改写了诸神的形象,还让它们占据着一个奇特的位置,让它们有一个奇特的身体姿势也因此有一个奇特的视野。这就是《预言的寓言》中的神像的混乱和错位摆置。它们彼此之间抵牾,对抗,错乱,它们不遵循任何一种秩序和方位的安置。这些毫无规律地相互抵牾的神像,让整个空间失去了焦点和重心。似乎美术馆本身也颠三倒四,美术馆也找不到秩序,美术馆也手足无措,这是诸神对美术馆的颠覆。

“范勃:预言的寓言”,和美术馆展览现场©和美术馆

关键词:范勃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