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汤立·大写意花鸟 | 豪放中藏法度,朴厚处见灵机

汤立·大写意花鸟 | 豪放中藏法度,朴厚处见灵机
2025-04-30 16:35:1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5.jpg

二、诗书画变革:生命诗学与意境重构的跨媒介实验

传统文人画的“三绝”传统,在汤立手中被赋予新的诠释维度。他的天分源于对文人画“诗书画一体”传统的深刻领悟,幼承家学(其父汤文选为20世纪写意巨匠)的启蒙,并未使其沦为传统的复刻者,反而在研习青藤、八大时,以“耷非耷,齐非齐”的自觉,将笔墨程式转化为个体生命的呼吸节奏。他不仅延续徐渭以诗境拓展画意的路径,更将书法从单纯的题跋功能升华为画面结构的内在支撑。其巨幅作品《浮来山上一根藤》以草书笔意勾勒藤蔓,线条如龙蛇狂舞,题诗“高呼张颠与公孙”直追唐代草圣,实现书画同源的视觉交响。狂草线条既暗合张旭、怀素的书法气韵,又以“摩天之力”重构文人画“以书入画”的哲思维度。这种艺术创造的真谛在于突破时空秩序,以生命逻辑重构天地精神。《空潭泻春》是诗书画的深度融合之作,既暗合八大山人“画者,文之极也”的理念,又通过现代平面构成法则重新组织画面空间,使传统题跋从边缘装饰转变为结构性语言,堪称对文人画程式的创造性转化。

6.jpg

汤立的诗词修养,绝非文人画的装饰性标签,而是“以诗养画”的生命诗学实践。其题画诗既是对古典诗境的化用,又以现代性语感重构“诗画一体”的审美范式。在《雪里芭蕉》中,他以王维“雪中芭蕉”的时空错位之法,题写“心源自有春风在”,将禅宗“即心即佛”的哲思注入物象,使画面成为“墨外之墨、笔外之笔、象外之象”的禅意空间。相较于吴昌硕“金石入画”的朴拙,齐白石“似与不似”的机趣,他的诗意更显“灵性与思辨的交织”,《五湖烟水》未着一笔水纹,却通过野禽眼神的空茫尽显浩渺,空白成为“无中生有”的禅意空间,符合他“真性是空”的创作理念。《我写江山无限魂》空白处的经营更显哲学深意,构建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宇宙意象。汤立的“负空间叙事”颠覆传统“计白当黑”的构图法则,未被墨色浸染的宣纸本身成为具有呼吸感的生命体。这种留白不是画面的剩余物,而是与墨色形成量子纠缠般的共生关系,在虚实相生中构建多维度的精神场域。

7.jpg

三、气度风骨:宇宙意识的形而上突围与当代精神回应

关键词:汤立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