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汤立·大写意花鸟 | 豪放中藏法度,朴厚处见灵机

汤立·大写意花鸟 | 豪放中藏法度,朴厚处见灵机
2025-04-30 16:35:1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汤立的禽鸟意象挣脱传统文人画的符号化枷锁,呈现出存在主义式的生命状态。其豪迈气概、风骨气度蕴含画中,将大写意从“小我抒怀”提升至“天地与我并生”的宇宙意识。笔下单足独立的鹭鸶、回眸凝视的寒鸦,不再是士大夫寄情言志的载体,而是直指生命本质的哲学符号。通过夸张变形与动态捕捉,他将物象提炼为“形不似而神极似”的抽象符号。《天地神韵》中雄鹰与劲松的笔墨交响,不仅是对自然物象的写意再现,更是对“阴阳激荡”宇宙节律与生命关照的视觉隐喻。这种“以小观大”的观照方式,创造自我的“生命时间”理论,让艺术超越物理时空,在“当下即成”的体验中抵达永恒。在《情满江南》中,他以破锋散笔解构工笔画的精致化潮流,以“解衣磅礴”之态重构“形简意足”的写意本体,其风骨气度是对当代艺术困境的回击。这种反叛并非形式革新,而是通过“生命逻辑”的激活,让艺术回归“心灵显现”的本质。

8.jpg

汤立艺术的格调之高雅,源于其对文化根脉的深度开掘。以楚骚精神、汉唐诗魂激活传统水墨的浑朴基因,这种返璞归真的探索,与石涛“太古无法”的原始美学观形成跨时空对话,在当代语境中激活太朴原初的混沌力量。他自称“楚客”,将《离骚》的浪漫奇谲注入笔墨,作品中禽鸟的孤傲眼神、梅兰的野逸姿态,皆透露出楚文化“惊采绝艳”的美学基因。他提出重拾中华文化的“童年魅力”,从河湟彩陶的远古意象中提炼出半抽象的写意符号。其《大漠之魂》系列以胡杨为母题,将金石碑刻的沧桑感与原始纹样的抽象性熔于一炉,创造出既古且新的视觉史诗。他以枯笔皴擦模拟青铜器铭文的斑驳肌理,又在转折处突变为淋漓泼墨,这种干湿突变形成的视觉张力,恰似《庄子》中“方生方死”的时空辩证。笔触在破坏与重建的博弈中,既保留金石篆刻的浑厚质感,又暗含现代艺术的解构意识,形成“古拙而前卫”的独特语汇。线条的书写性被解构为生命律动的多重可能,这种笔墨语言的革新,实质上是对中国画“骨法用笔”传统的量子化重构。

9.jpg

四、当代性路径:传统边界的拓殖与全球视野的对话

面对全球艺术语境的冲击,汤立的创新体现出清醒的文化自觉,努力实践文人精神的解码与现代性转译。笔下恣意挥洒的墨迹,营造多维度的开放场域,过去、现在、未来的多向度打开,重叠衍生出腾挪的意绪,灵魂的超越,暗含对生命、时间、空间的形而上的思考:水墨的渗透过程隐喻着时间的不可逆性,笔触的叠加痕迹记录着存在的瞬时状态。在艺术本体论层面,其创作直指心灵现实的本质命题。在《我写江山无限魂》中混沌初开般的墨色,是艺术家的个性表达,更是水墨媒介本身对宇宙生成论的视觉转译。他既批判“中国画西方化”的流弊,又巧妙吸收现代构成理念:在《楚雨湘烟》等作品中,传统水墨的氤氲之气与几何化的块面结构并存,形成“东方意象”与“现代建筑感”的奇妙共生。这种策略与徐渭当年以泼墨破除院体桎梏异曲同工,但更具方法论自觉——通过巨幅创作(如丈二大轴)突破传统文人画的把玩尺度,使写意艺术从书斋雅赏走向公共空间,完成从“自我感悟”到“大我叙事”的转型。正如他对潘天寿巨作的领悟,这种形式革新实为民族文化精神的当代彰显。

10.jpg

汤立的艺术实践,既是中国写意花鸟画从“文人雅玩”向“当代言说”转型的缩影,也暴露出传统与现代、哲思与现实、自我与大众之间的多重张力。他将创作过程升华为观念表达的载体,常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完成大幅创作,身体运动轨迹与水墨流动形成同构关系。这种绘画行为审美化的实践,使水墨艺术从视觉呈现升华为生命能量的即时记录,暗合徐渭“舍形而悦影”的美学主张,又注入当代艺术的在场性体验。在图像解构层面,汤立创造性地将青铜纹样的神秘、汉画像石的朴拙、敦煌壁画的瑰丽纳入水墨系统。这种跨时空的文化基因重组,使作品既具考古学深度,融入儒释道的顿悟智慧,又含当代装置艺术的观念性。如《楚魂》系列中,楚文化的神秘主义与抽象构成鲜明对话,传统笔墨在解构中实现现代转化,印证其“澄怀观道”的艺术追求。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在物我交融升华中参悟禅机,示现圣洁高雅的生命真性,达到浑全素朴、静穆神秘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汤立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