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水彩画学会副主席蒋烨回忆起学生时代,张小纲在夏天穿着短袖文化衫,汗流浃背却依然专注作画,其背影给人以“虎背熊腰”、如山般稳重,但是他的笔下却将乡村小道的破败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给人以沁人心脾的美感。蒋烨表示,正是这种热爱推动张小纲将绘画作为职业,更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对美的追求。张小纲的作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其创作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而非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尽管他的作品受到大众喜爱,进而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这并非他创作的初衷,而是热爱与持之以恒创作的自然结果。
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美协水彩艺委会主任唐晓明还清晰地记得29年前与老师张小纲的初遇:那是唐晓明上的第一节水彩课,张小纲做示范带来了一个深蓝色的瓶子,插着野花,还在瓶子周围撒了一些花瓣。在本次展览中,唐晓明对“星辰大海”单元印象最为深刻:“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张老师如此大批量、大尺幅的抽象表现作品。它探讨了生命本体这一宏大而深刻的命题。这是每一位绘画创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特别喜欢这个系列,尤其是那些带有镜像效果的作品,它们传达出一种独特而强烈的感受。整个展厅的作品大多采用抽象表现的手法,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
展览现场
通过办展来反思自己的不足,是张小纲多年的习惯。他希望每一次办展都能有所突破,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避免作品变得油滑而失去感染力。张小纲强调,水彩画只是一个媒介,不应被固定在某种约定俗成的范式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名利的追求越来越少,创作变得更加自由和无拘无束。他越来越注重画自己想画的东西,这种自由的创作态度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轻松。同时,他也选择了更为舒适的创作方式,并不是每天都画画,有时候会停下来进入生活,等有了灵感之后再拼命创作。艺术创作必须发自内心,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湖南省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李辉武在总结陈词中表示,展览刚刚启动时,正好遇到了DeepSeek横空出世,带来了一片恐慌,担心自己和行业会在不远的将来被取代。但是在展览的推进过程中,通过跟艺术家的不断探讨,有一个想法逐渐坚定:AI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人的温度。但是,艺术家就可以做到,“南来北去为何事”是一个有温度的展览。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1日。
(来源:艺术头条)
画家简介
张小纲,1955年生,湖南长沙人。
1975年毕业于湖南省轻工业学校工艺美术班装潢专业。
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先后任艺术学院美术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职。
1998年起任教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担任设计与艺术学部主任、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等职,教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员会学术秘书、湖南省水彩画研究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教育(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艺术设计专业协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会主任、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深圳画院签约画家。
长期从事水彩画教学、创作与研究,所创作的作品分别入选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1997年《中国艺术大展》,2006年《中国水彩百年展》,2013年《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2015年《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2010年《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双年展》,2012年《意大利国际水彩画大展》,2018年《深圳国际水彩双年展》,2018年《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并多次获奖。曾在海内外举办个展、联展30余次,代表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广东莞城美术馆、深圳画院、深圳博物馆、青岛美术馆及海内外收藏机构收藏。代表性艺术成就分别收录于《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中国水彩百年集》、《中国水彩画史》、《中国水彩画图史》、《中国水彩画观念史》、《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作品集》、日本《JCA ANNUAL》、《广东美术百年作品集》、美国《INTENATIONAL ARTIST》等。主要作品分别发表于《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装饰》等专业刊物,并出版专著、教材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