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章草的传承与创作——李一名家示范课回顾

章草的传承与创作——李一名家示范课回顾
2025-05-08 13:56:1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章草产生与发展

章草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派生出来的,是草书萌芽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的一种书体。章草绝非一时一人所创造,它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逐渐成为成熟完善的书体。然而随着东晋时期行书、楷书与今草等新体书法的全面成熟,章草逐渐衰落。

章草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其一,原始状态型。法度不稳定状态,不成熟向成熟发展,还具有初步的性质。其二,法度完备型。法度稳定,现隶书的底蕴,堪称章草典范。其三,章今结合型。以章草为主,间或参以今草。其四,碑派章草型。融入了碑派金石气质、笔意,显得高古厚朴。

现场示范

章草书体的特点

在用笔和结构中,章草主笔横画,常带有隶书“蚕头雁尾”,向右捺斜挑。收笔的右斜捺,凝重而长。笔画多为圆弧形,重笔多在字的末笔,收尾都比较沉稳。笔画之间联系频繁,大量使用牵丝,分写的点,虽字字独立,但每字笔画之间,却加进了飞丝萦带。左右结构一般不连,字与字间断而不连。字形和行书、草书、楷书有极大的关联。

在结构与变化中,章草有省笔、借笔、减笔、复笔、添笔,变化包括离与联、变在字中、变在字上下、变在字左右。

现场示范

章草用笔技法

点的形态近楷书但需避免“楷化”,强调用笔的起伏;横常以“磔尾”呈现;竖画凌空入纸,翻压后果断下行,中段要劲挺;撇画书写爽利之感,形短力强,长撇力送笔端,表现弹性;正捺凝重舒展,夸张“磔尾”书写;钩笔毫推出厚重之感,不可轻易挑出;转折圆转;提与楷书接近,重顿轻提,渐行渐出锋,长短相宜,有时会与承接笔画连笔书写。

章草临摹与创作

临摹时,一要先慢后快,精准把握规范动作的同时牢记字形、笔画与笔顺。二要先对临后意临,对临要像,意临要有己意。三要刻帖与墨迹相结合,墨迹因其清晰呈现用笔动作、点画形态与变化,具有独特价值。创作方面可以先进行集字创作,逐步解决字形与章法等问题,再用章草书写一首诗。

师生合影

关键词:李一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