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郭东健|自在松沉的碑版味

郭东健|自在松沉的碑版味
2025-05-08 14:26:3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画家郭东健先生,长期坚持于研究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笔耕不辍,他的作品个性鲜明,辨识度高,名响全国画坛。而他笔下的惠安女作品又总能以新颖的样式和独特面貌引发关注,最近看到他在以往风格之上的一些推进式作品,看似信手拈来,却依然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无疑,我觉的郭东健先生正在沿着自己认定的艺术之路,继续深化着其与众不同的艺术格趣。

郭东健《喜魚之一》26x16cm

一、超凡脱俗之味

这些近作基本上都是随手画去的微作品,画幅不大,大多是尺牍或方寸册页,有的像是手稿式的记录。他试图在微小的画幅中,小中见大,以少胜多,来呈现中国画笔、墨、纸、色碰撞过程中的精妙留痕,来强化主观情感的作用,追求创作心态的自由。

想来也是,艺术的魅力从来不在于画面大小,有些时候要的就是三言两语,简约明了,点到为止,能展现出有特色、耐回味的笔墨审美形态,再有那么一些生活的温情就很好了。

中国画主张”以形似之外求其画”。郭东健先生认为“艺术创作的本质是超越表象”,也就是说,要力求回避表面化、概念化的“状物”情景,让自己能进入到“写心”的理想状态。

郭东健《喜鱼之二》26x16cm

与以往不同,这次他把人们熟知的惠女、海滩、鱼网、游鱼等文化符号,组成了颇具当代意味的虚拟画境,它们在相互交织之中,或虚空浅淡,或线墨重合,在一派混沌苍朴的况味中,保持着应有的节奏关系和视觉秩序,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他近期艺术思考的大致方位。

就画中出现的人物来说,他摆脱了按部就班的形构,有的依形取势,随机应变,有的以意取形,移位叠加,完全不受原有范式约束,在各种艺术元素的对比中,人物的天然机趣跃然纸上,由此所形成的视觉感受扩充了我们对审美视域的认知。

话说回来,能够自如地把自然之形演化为主观之形,达到不滞于物、不为物役的畅神之境,毫无疑问,脫离不了他多年来对惠安女精神特质的研究和把握。因此,我们才能清晰地接受到这种一气呵成、抒情率意表达的信息,这与一般物质层面的简单再现更多了一些深刻。

郭东健《喜鱼之三》26x16cm

1234...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郭东健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