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郭东健|自在松沉的碑版味

郭东健|自在松沉的碑版味
2025-05-08 14:26:3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二、简拙灵动之风

郭东健先生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对造型和技法操练都下过苦功,从中不断推敲自家笔墨。他很清楚,笔墨不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更是精神表达的载体。这批作品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意趣横生,让人感到一股清拙之气扑面而来。

在面对具体物象时,他不斤斤于繁枝末节,也不太理会它们的真实样貌,全凭了然于心的经验和手感,繁后求简,得意放形,随机布势,在有意无意之间、在可控与无束之间完成自我表达。

谈到传统中国画气象,一是自然气象,二是人文气象。郭东健先生的这批近作,随意而不随便,笔意纵横而不杂乱。看的出来,他近期笔墨结构围绕“简拙”二字,“以书入画”的笔法愈加雄浑凝炼和刚劲爽利,画面虬劲的笔意变化多姿,自在洒脱,欲言又止,充满了通透斑驳的韵律感。我想这与他长年醉心碑学、修得笔法坚实古厚不无关系。

郭东健《喜鱼之四》26x16cm

中国艺术提倡“宁拙毋巧”、“宁方毋圆”。“拙”和“方”并非扭捏作态,它是一种长期修炼内功、水到渠成的外化体现。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他画面出现的那些体块分割,明确富有节律,用色艳丽却不媚俗,整体稚拙而有力道,此番气象,透显出了他对时下过度精巧艺术观的一种反叛。

以意导笔,心随笔运,透过画面的旷达随性,人们读出了写意性心手双畅该有的意思,读出画家落笔时心境的纯粹与洒脱的意味。这么说吧,当一些人还纠结于一笔一墨是否帅气时,他巳转向去到了更有力量感的碑版化的路上。

郭东健《喜鱼之五》26x16cm

三、墨彩情境之象

纵观郭东健先生的近作,可以看出,三维立体的空间叙述巳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他继续在二维平面中找寻着理想空间的存在,在物象的艺术表达方面找寻意象重构的点位,他仅仅保留了物象必要的可识度,而重点在于传达出有陌生感的视觉体验,从容地营造出似是而非的当代艺术情境表达。

这次他继续尝试以色代墨,一支画笔在手,提按翻转,巧施点染,粗劲中见精微,通透中有浑融,带有表现性笔法的融入,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绘画趣味性,这其中人们依稀还能体悟到汉唐之风和传统笔墨强悍生命的存在。

郭东健《喜鱼之六》26x16cm

关键词:郭东健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