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徐冬青 | 当绘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徐冬青 | 当绘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5-05-14 13:44:5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眼下,处在现代都市环境中生存着的艺术家,已不可能像从前峨冠博带的文人高士那样,日终南山,放逐心灵,耽于孤独的冥想。模糊游移的文化理想,失衡与多义的价值观念,破坏与创造、新生与绝望,到处混杂着不可思议的矛盾,处在今天这样的过渡时期,使置身当代中国画创作的画家无疑产生浓重的迷茫与寂寥感。

但,这种状况,或许还不致太坏吧,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朝代更迭,各个时代都有着各具特色的璀璨艺术和根植这些艺术的土壤。我们无法判定宋代绘画与元明清时期的艺术孰高孰下,也无法将陈老莲与顾恺之的绘画进行比较,他们都是艺术史上的一座座高山。因为各个时代的艺术,只能被那个时代所孕育、具有独一无二的色彩,不可能与不同时代的艺术构成对比。同样,在其他场合,由于文明土壤的特殊性,也无法进行优劣比较,其价值存在于事物的自身当中。在艺术上,最为生动的实在部分,还是内容,通常与生存终极目的、本能意识、道德等题目相关联。作为一个画者,关键还在于将生活中不可能跟现实兑现的“非有之物”,在美的层次上面得以实现,将人生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念一一收集起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样式,传达出当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超越时空的指向,从而成为一种风格美的形态。

即将成为的过去·书桌

我对于艺术创造的体验,我对于这种体验的感悟和思考,使我怀着艺术本质的“灵犀”,但这灵犀需要点化。于是我读书,我要从人类思想和精神的宝藏中去寻找“神喻”。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也没有像鸣禽一般地歌唱,我只静静地微笑,笑我自己幸福无涯。”其实,绘画不为金钱利益,它的快乐是任何别的事业所取代不了的,一切尽在过程与体验之中吧。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物质至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没有了超越利益的快慰,没有了对神圣事物的体验,而艺术的终极价值是指向精神和灵魂的,是精神的超越和灵魂的完善。梭罗式的幸福是精神的幸福,他在自然中体验到了神性。

哲人说:有一种宁静的神圣,不带有英雄毁灭性的力量,这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行动,即神圣又完善又伟大的行动。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艺术和艺术家。

曾经的画室,2006年

诗性的感觉

艺术家与一般人有何不同?——首先是敏锐而独特的感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花中感觉到时间的流逝而至于以花溅泪,在别离愁肠中感觉鸟鸣的惊心,在杜甫的这首千古绝唱中传达的感觉就是诗性的感觉。何谓诗性,诗性就是在寻常中发现意义,在物象中觅得情感;就是给短暂以永恒,就是使人超越有限而至永恒。绘画有物质的一面,但却不能物化,物化的绘画将没有任何价值,绘画的价值在于感性、精神性和文化性。

人们常说,艺术家要有天分,这天分是什么——其实艺术家不可名、不可学的天分首先是感觉,然后是诗性。艺术是在感性中表现真理的(费尔巴哈语),艺术是诉诸感性的,美学就是感性学等等,这一切都说明了感觉对于艺术和艺术家是何等的重要。

而诗性就是将感觉引向灵魂。

所以,德国的哲人施勒格尔说:“谁若把培育感官作为他的存在目的和核心,他就是艺术家”。

每天往返画室的路·春

关键词:徐冬青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