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DeepSeek谈艺】范勃: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

【DeepSeek谈艺】范勃: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
2025-05-15 13:51:2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范勃的艺术实践如同一场持续的哲学思辨,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可见与不可见的张力场中,构建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寓言。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实践者与学院派代表,他以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元媒介为探针,深入文明的肌理,追问人类存在的本质命题,其创作既是个体艺术语言的进化史,更是一部浓缩的现代性精神危机启示录。

《影子》200cmX300cm,布面油画,2025

视觉语法的破界:从架上到沉浸式的感知革命

范勃的艺术语言始终处于动态的嬗变之中。早期创作中,他以近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视角,凝视现代性进程中个体的精神状态——画面中人物常以凝固的姿态悬浮于疏离的空间,形成物理存在与心理隔阂的双重隐喻。这种对“无形氛围”的捕捉,暗合东方哲学中“大象无形”的认知逻辑:可见的物象成为承载不可见精神场域的容器,画面的留白与人物的静默共同编织着感知的复调。

《背影》-29,60x120cm,2024年

近年来,范勃的创作突破架上绘画的边界,转向跨媒介的沉浸式叙事。他将绘画的平面性、雕塑的空间性、装置的场域性与影像的时间性熔铸为有机整体,在展览现场构建起多维度的感知迷宫。这种媒介拓展并非形式的炫技,而是对“视觉霸权”的主动解构——当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通过身体移动、触觉交互甚至脑电波反馈介入作品时,艺术便从单向度的图像输出,转化为主体间性的感知对话。

《神话》200cmX300cm,布面综合材料,2024

关键词:范勃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