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DeepSeek谈艺】范勃: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

【DeepSeek谈艺】范勃: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
2025-05-15 13:51:2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符号考古学:神话、历史与当代的三重变奏

范勃对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构,构成其创作的深层逻辑。他如同一位文明的考古学家,在历史的废墟中打捞破碎的符号碎片,通过艺术的炼金术赋予其新的语义可能。在他的作品中,古典神话的崇高性与当代社会的荒诞性常形成尖锐的互文:希腊柱式的庄严轮廓被扭曲为承载现代压力的变形体,东方祥瑞符号与西方科技元件并置为超现实的图腾,传统书画的笔墨意趣与数字算法生成的抽象纹路交织成跨时空的密码。

《美杜莎的倒影》铸白铜,320x230x320cm,2024年

《美杜莎的倒影》以铸白铜重塑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却刻意回避了珀尔修斯斩首的暴力叙事。作品截取美杜莎垂眸凝视水面的瞬间,满头蛇发在粼粼波光中形成纳斯索斯式的自恋倒影。这种姿态的颠覆消解了传统叙事中“死亡凝视”的压迫性——当美杜莎的目光从外向的石化之力转向内向的自我观照,其作为悲剧载体的宿命被彻底改写。铸白铜材质的冷硬质感与水面的流动形成物质性对话,暗示着神话原型在当代语境中的液态化消解。

2e1ef3965f883d8d2b3f0424611e63e.png

《爱奥尼的褶皱》白蜡木材质,可变尺寸,2024年

这种符号的狂欢本质上是对文化原教旨主义的消解。在全球化的文化混杂语境下,范勃拒绝将传统视为凝固的标本,亦反对将当代视为断裂的起点。他的创作如同一个开放的符号实验室,让不同文明基因在碰撞中产生新的意义突变——在这里,历史不是需要顶礼膜拜的祖先,而是可以自由拼贴的素材库;当代也不是与传统割裂的荒原,而是文明基因重组的试验田。

哲学维度的凝视:在现象学与存在主义之间

范勃的艺术始终渗透着哲学的思辨性。他对“感知”的探索,暗合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连接主体与世界的中介,视觉、触觉、听觉的交叉感知构成存在的本质。在他的创作中,“不可见”往往比“可见”更具表现力:被省略的面部表情、被模糊的空间景深、被抽象化的叙事逻辑,共同营造出“感知的悬置”状态,迫使观众从图像的表层解读,转向对存在本身的哲学沉思。

《预言的寓言》3D打印加固玻璃钢材质,可变尺寸,2024年

关键词:范勃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