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色再度漫过博物馆门墙时,我走出展览,边上不远,就是宝带桥的波光粼粼。我恍然明悟这位水墨诗人的秘密:物性淡出,神性淡入。他正用数十载光阴践行着“道法自然”的古老训诫。
当世界在数字洪流中狂奔,杨明义始终像运河里的乌篷船,保持着从流飘荡的从容。那些墨色浸润的姑苏记忆,既是对农耕文明的诗意回望,更是给未来文明的情书,这或许就是水墨江南馈赠给世界的永恒密码。
画展单元小记
第一单元“笔胎墨骨水墨初萌”记录着杨明义的童年及求学历程。
第二单元“烟火手卷木韵江南”,呈现了艺术家早期的水彩、木刻。
第三单元“云汉飞梁水墨钢铁”讲述了1969年冬,杨明义的投稿画作中标南京长江大桥桥面栏杆设计方案,并参加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栏杆设计和桥头堡内大型中国画《韶山》的创作的过程。年轻的杨明义向前辈艺术家唐云、林凤眠、沈从文、李可染等汲取艺术给养,陪同吴冠中、黄永玉前往司徒庙写生,带领陈逸飞、吴冠中、华君武等乘船深入周庄探幽;与陈丹青莫逆之交始自上世纪70年代的通信,至今往来不绝。
第四单元“星翰因缘文心相照”陈列的信札与赠画,是一代艺术家以笔墨相濡以沫的精神图谱。八十年代与吴冠中同游周庄,杨明义于双桥石阶上顿悟:“水墨之魂不在形,在呼吸的间隙。”第五“水经灵痕江南诗笺”单元中展示的杨明义创作的水乡长卷,这并非对风景的摹写,而是一个游子与故土的永恒对答。
展览最后一个单元“游观寰宇水墨行旅”展现了杨明义赴世界各地采风的作品,观众将跟随杨明义穿行于世界的褶皱里,看一个水墨信徒与异质文明的深度对话。
(文/广豪,来源:引力播@现代苏州)
画家简介
杨明义,出生在江苏苏州,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留学,后毕业于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