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DeepSeek谈艺】何占福 | 笔塑西北风骨

【DeepSeek谈艺】何占福 | 笔塑西北风骨
2025-07-02 15:15:4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宁夏这片被黄河冲刷出文明肌理的土地上,画家何占福以数十年的笔墨耕耘,将西北的苍茫气象与回族文化的深邃内涵熔铸于宣纸之上。他的创作超越了对地域景观的表象描摹,而是以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为媒介,在当代语境中构建起独具诗性的“塞上画境”。这种艺术实践既延续着文人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精神内核,又通过对地域文化基因的现代转译,让西北大地的灵魂在水墨氤氲中获得新的美学表达。

一、地域基因的精神提纯:从自然形态到文化符号

何占福的艺术根系深扎于宁夏的地理与人文土壤。贺兰山的雄浑轮廓、黄河滩涂的蜿蜒肌理、回族聚居区的生活气息,乃至荒原上的风沙痕迹与绿洲中的生命韧性,都是他画面中反复淬炼的意象。他以传统文人“观物取象”的视角,将西北大地的自然形态转化为承载文化记忆的视觉符号——不是对“边塞风光”的猎奇式记录,而是通过意象的重构,让地域景观成为历史与现实对话的精神容器。

在表现塞上山水时,他擅长以积墨法皴染出土地的厚重质感,又以留白手法营造出时空的虚静意境。那些被风沙雕琢的山峦、在旱塬上倔强生长的植被,在他的笔下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物象,而是被赋予了西北人坚韧品格的精神象征。而对回族文化的表现,他则摒弃了对民俗细节的琐碎描摹,转而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瞬间:礼拜时的光影韵律、节庆中的人文氛围,都在水墨的虚实浓淡中化作对“清真”美学的视觉诠释——以简驭繁,直抵文化内核的本真之境。

二、笔墨语言的现代重构:在传统法度中开掘新境

1234...全文 9 下一页
关键词:何占福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