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彩挥毫于“云间”,早已是名家造访两网时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了。每逢丹青妙手亲临画室即兴创作,总能引得众人引颈期盼,徐青巍此番落笔亦不例外。
徐青巍静立于画架前,目光如炬锁定素白画布,先取赭石调了松节油,指尖轻捻画笔在画布上匀匀擦拭,松节油清冽气息漫开时,周身便凝起一股专注气场。旋即执笔蘸色,调色盘上天蓝与钴蓝刚一交融,笔尖已如离弦之箭落向画布——寥寥数笔劲挺线条,便将海岸曲折轮廓勾勒得跃然欲出,浪涛翻涌的势头隐在笔锋里;继而换用扇形笔,饱蘸掺了紫罗兰的灰蓝,腕间轻转间,海天相接处便漫开一片朦胧雾霭,似有晨烟浮动。待到刻画礁石肌理,他换了支狼毫细笔,将赭石与熟褐细细揉进石老人礁石的纹路,那些被海浪啃噬的凹痕、被岁月打磨的棱角,竟在油彩间生出几分沧桑古意来。
徐青巍时而退步三尺,眯眼端详整幅画的气韵流转;时而以笔尖在未干的油彩上轻挑,划出浪花碎裂的银线。待最后一抹暖红落日斜铺在礁石顶端,他才缓缓搁下画笔。此时画布上的海岸,已在光影交错间漾起宁静而蓬勃的生机,虽因时有限尚未毕工,那海的呼吸、石的风骨却已呼之欲出,俨然一幅近于完美的佳作了。
松节油香里的艺术序章:从灵感碰撞到风格初绽
当松节油的气息漫过调色板,当颜料在画布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徐青巍的艺术世界便在这方寸之间徐徐展开。他的创作之路,是一场跨越风格、融合中西、坚守初心的漫长旅程,每一步都饱含对艺术的深情与思考,为我们展现出绘画艺术别样的魅力与价值。
早期的徐青巍,带着青春的锋芒与对世界的热忱,化身敏锐的社会观察者。那时的他,像一个手持画笔的战士,用作品剖开社会的表象,在水系列、超写实静物系列中,肆意挥洒着青春的冲动、宣泄着年轻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冲动与思考。那些画作,是他与世界热烈的对话,是年轻艺术家对社会的勇敢回应。
作品名称:春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