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邱清崇 | 忠于本心,“画说”与大海的不解之缘

邱清崇 | 忠于本心,“画说”与大海的不解之缘
2025-07-07 16:49:5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也许,是对海的一种眷恋,或者说是一种缘分、一种情结。可以说,我的一生中从都未离开过海与船。

从孩提懂事起,就常回老家看海、坐船;后来考上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校区在鼓浪屿,每当到市区和外出写生都必须从鼓浪屿乘轮渡客运船来回;再后来,分配到福州某县沿海乡镇,下村征粮、扶贫帮困都还是坐船看海......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心里特期待着休渔期的到来。因为那时,我还要跑东山岛、黄歧岛,台山岛、象山港,沙埕港、三沙港去采风写生。

记得2018年的夏天,我去东山岛参加与厦工艺美校同学一起举办的“同窗三人行国画联展”,正巧遇上休渔期,大大小小的捕鱼船舶都停靠在港湾,我即兴拿起本子和相机一路上又是速写又是拍照,留下了一张张宝贵的创作素材。接着,又听当地渔民给我讲了许多跑船赶海的故事,船运途中的趣闻趣事,让我充满了对“航行”的向往......

于是,我与海、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创作出系列“船”与“海”的主题作品。

文/邱清崇


名家艺评

邱清崇:他在寻找自己的路

我与邱清崇认识有几年了,一直都在关注他的创作,每一次交流,从他的言语间,感觉他有着破范而出之后彷徨中逐渐体验到摸着了可以真正表达内在真诚的艺术路径之后的欣喜——一种松绑后剧烈麻痛感之后的快感。

从他近十年的创作来看,清晰地出现一串从紧箍里启步,探寻着,探试着,向自由境界渐去的脚步。

同样,在中国戏曲舞台上也有着时空自由:“在背景是空白的情况下,舞台一席之地随时可以是任何地方,不断流变,时间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短,伏案片刻就过了一个通宵,走几个圆场就从可以是行走万里。”中国戏曲的舞台,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空墨匣。

鳌江渔村写生

邱清崇期望着自己也能进入这种自由天地。这期望也是回归,在少年的时代他何尝没有体验过这般的自由呢?

邱清崇出生于福州沿海的一个县城。大海的无边无际,可以让他穿越时空望着。海边的浪花互相轻松自在的交流,让他感觉从没有过,原来灵魂可以这样自由奔跑,灵魂可以这样自由飞翔。他喜欢这种感觉,也喜欢这种自由。他不断在游历中寻找,体验。十几年来,他游历了泰山、太行山、黄山、九华山、峨眉山、崂山、雁荡山、武夷山、乐山、房山十度、长城、三峡、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婺源、乌镇等名山大川。

但于创作时,他在探寻追寻过程中却是充满着曲折和限制。这种曲折有来自传统固有教学模式束缚。他们的造型基础(包括技能、观念)是在专业学校里因材而学,就像第一次走进素描教室,选中一个座位,面对石膏球或三角体尚未勾描的时候——就像赛罗夫第一次遵照契斯恰可夫的示意去画那一个被老师扔在地板上的纸团一样——已被导向一种观念:物的唯一性。即,画家必须服从于物,依赖于物,对物的忠实反映是画家的唯一天职。

台山岛

鉴于绘画的视觉特性,画家所服从的与依赖的“物”其实并非物的实体,而是物被固定的瞬间(时),固定观点(空)的方式截取的视象。画家遵循典型原则的视象切片式地植入画框。溯其源,当西方工业文明勃兴之初,欧洲人通过掌握自然科学去掌握自然的时候,科学精神亦渗入艺术法则中来。数学、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光学,以及三度空间观念等法则均以写生术为纽带,构架成一个日臻完善的体系。

画家从此获得了较前人更本质,更精确地再现物的视觉真实的手段,生活的无比生动性,真切性,丰富性借此通达绘画艺术之中。它成为画家陈述思想与情感的载体。但是,犹如发明了机器人同时也被异化为机器的附属物一样,掌握了写生术的人也同时异化为写生的对象——自然物附属物。画家的主体精神被置放在被动的地位。

从此,画家一旦离开具体素材或对象便寸步难行。可以认为,其造型能力的获得是以精神自由的同步失去为代价的。

渔岛人家

关键词:邱清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