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生命的自我救赎看,这三重淬炼,是一名真正艺术家所必经的涅槃之路:千佛山是“师古人”的笔墨筑基,如禅寺塔影里的晨钟暮鼓;北山是“师造化”的血肉交融,似矿坑深处带血的煤层;泰山则是“师心源”的终极超脱,若岱顶观日峰上的云开见月。三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终在张大石头的艺术生命里熔铸成器。
从中国哲学精神看,这三重淬炼,又暗合“看山三境界”的大道循环:始于千佛山的“见山是山”,沉浸于物象之美;历经北山的“见山不是山”,洞悉疮痍背后的时代症结;终至泰山的“见山还是山”,在更高维度回归山河本体,抵达天人合一的澄明。
张大石头作品《北山大戏》
艺术的真义,便是这般在宿命的磨洗中,以千佛山之灵、北山之魂、泰山之魄,铸成一块能映照时代、承载沧桑的“三生石”。月光下初遇灵石时的清辉,挖掘机撕裂山体时的血泪,人民大会堂里《中华泰山》的巍然气象……张大石头这块“灵石”在群山间辗转的轨迹,最终刻下一条从尘世悲欢通往永恒大美的救赎之路。这便是张大石头以生命刻写的“石头奇遇记”,一块属于这个时代的“灵石”传奇。
又见一山:古老火山里喷发出的现代岩浆
但是,在张大石头的艺术旅途中,千佛山、北山、泰山这三座山绝不是完成态的石碑,而是持续喷发的艺术能量源,共同构成一座古老的活火山,让张大石头在艺术创作中不断迸发创新与活力。观张大石头近两年创作的一批水墨泼彩和油画,千佛山赋予的温润底色,在《星雨》中升华为宇宙初开的莹澈;北山锻造的忧愤筋骨,于《祭海》里淬炼成文明警世的碑铭;泰山沉淀的雄浑气度,融化于《云丘山》的神秘与博大。
张大石头作品《星雨》
当三山之精魄熔铸既成,灼热的现代性岩浆开始伴随这块“石头”迸发。在张大石头画室的宣纸与画布之上,东西方美学的板块发生剧烈碰撞:在《莫奈后花园》中,睡莲池蒸腾为水墨氤氲,泰山松石化作莫奈笔下的东方倒影;《星雨》里,范宽的雨点皴变为宇宙星尘,北山矿脉在《神话》中重生为文明星图。千佛山、北山、泰山,三山在此完成终极化合——它们不再是地理坐标,而成为流动的艺术染色体,携着“日日新,又日新”的基因密码,注入人类艺术共同的精神基因库。
张大石头作品《莫奈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