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蒋艳篱 | 深耕“传统的当代表达”,让花鸟艺术在跨文化土壤中持续生长

对话蒋艳篱 | 深耕“传统的当代表达”,让花鸟艺术在跨文化土壤中持续生长
2025-08-11 17:34:0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雅昌艺术网:在香港个展之前,您在今年春天已经举办了一次个展。与香港个展相比,长沙个展有哪些不一样?

蒋艳篱:这两次展览可以视为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长沙展是源头,回看自己如何“以书入画”;香港展是入海口,让传统与个人、东方与西方、工笔与写意在此交汇。春天的展览算是一个结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希望通过展览,将我这一阶段对于传统的学习和感悟做一个小结。我希望观众在展览中看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笔墨色彩,更是一个艺术家如何借由传统完成自我更新的全过程。

“湖边无季(第一回)春来花开——蒋艳篱中国花鸟画作品展”现场

雅昌艺术网:在展出作品中,除了梅兰竹菊这些传统的花鸟画题材,萱草花在您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为什么是萱草花?

蒋艳篱:今年,我开始对萱草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现代绘画中,萱草花很少被画家们关注,但在历史上,它一直是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萱草花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母亲花”,常被用来表现母子之情。从唐代到清代,萱草花在绘画中的地位经历了起伏。唐代时,画萱草花的画家颇多,但到了宋代,这一题材逐渐减少。明代的文徵明和沈周对萱草花情有独钟,清代的金农和石涛也有相关作品。然而,随着梅兰竹菊成为文人画家的新宠,萱草花在清代后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故园情怀》220cm×200cm纸本设色

我在学习传统绘画的过程中,偶然在一些诗画中发现了萱草花的意象,立刻被它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萱草花的外形与百合相似,画起来十分顺手,这或许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之一。萱草花的文化意象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卫风·伯兮》。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萱草花的美丽,更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希望以新作唤回这份被遗忘的温情。

《北堂之下生萱草》68cm×68cm纸本设色

关键词:蒋艳篱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