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我看出来你在国外海外生活这段时间,对于中国的传统是有新的认识的,而传统本身也对你的创作不断地在注入新的生命力。
曹俊:你知道,当我走遍世界以后,当我越来越多地了解西方的东西,西方的绘画,我才能够真正读懂中国传统当中鲜活的部分。我在传统里边的时候可能不是看得很清晰,但我到了国外我才知道,几乎所有的当代的西方有极大成就的艺术家,他们都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找到了出路。
而这些狡猾的家伙,他们从来不说。
我们私下交往的时候,当他们看到我拿起毛笔来画我们的东西,写我们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佩服至极,我拿起毛笔蘸上了油彩画他们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也很折服。但是当我把我们的毛笔交给他的时候,他一笔都用不了,技艺上就把他给搞倒了。对西方的绘画,中国人下的功夫太大了,我跟他们说,我可以说出200位你们西方艺术家的名字,请说出10位中国艺术家的名字。他们只知道曹俊,这也就是他们把我当回事儿的原因,因为他只知道我(哈哈)。
南都:现在你是担当了一个文化传播的使者的角色。
曹俊:所以我刚才不就是讲肩负重任,如履薄冰。我的微信签名是,“在中国我是曹俊,在世界我是中国”。
在国外的主流社会里边,你的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中国。人家不是说曹俊怎么样,而是说中国怎么样。西方主流社会的中国人很少,你得有多成功才能挤进他们的圈层?波士顿学院博物馆的馆长南希·南瑟讲过这样一句话,曹俊是第一位活着走进我们艺术馆的艺术家。在我之前谁在那儿办展?最年轻的一位就是杰克逊·波洛克。甚至美国本土画家也没获得我这种地位。
当然我的作品还没有奈良美智、村上隆的作品那么昂贵,但是我绝对不是走画廊路线,我走的是博物馆路线。同一年,村上隆和我一起在波士顿展览,我是在波士顿学院的麦克马伦美术馆展览,而村上隆是在图书馆展览,他进不了博物馆。他是商业画家,我是学术画家。我这一笔一画,得多少年的锤炼,承载着多少精神文化的内容。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自信的。
文化出海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南都:我们讲一下书法,因为这次书法也是一个很大的看点。你是一直都在练习书法,还是说为了这次展览专门去研习?
曹俊:其实我的绘画走到现在得益于书法。我从小写字,我十几岁写字就有名,最荣耀的事儿是什么?我的字被刻在了富春山的山崖上,一个字儿两米多,有几个书法家有这个荣耀?
我走到西方国家,我说我想写谁就是谁,我写郑板桥就是郑板桥,我可以写得一模一样。没有这种对笔的掌控,凭什么一幅画700万元,稍微大一点几千万元,凭什么凭画画成为亿万富翁?肯定有道理的。洛克菲勒先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做过我和他的节目,他自己写字,也让一家人都跟着写字,洛克菲勒本人很用功地去写字。
西方的学者对我的评价当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曹俊拿着毛笔走进了我们的主流”,这个是我最看重的。今年我虚岁60岁,一个甲子,我决定重新开始,就要把我的童子功拿出来,我向传统文化致敬,一个是诗词,一个是书法,实际上是我的一个重新起步。
《初秋禅影》纸本138×34cm
南都:诗词的基础也是从小打下的吗?
曹俊:也是从小。我觉得很轻松,你看我的书法诗词,铺上纸直接写,一遍写完,当场写也不会错。这么多年我画画不累,但是别人看起来会觉得非常累。
南都:还是有天赋的作用在里面。
曹俊:我承认,没有道理可讲。
南都:为什么年轻时候没有直接走美术路线而是学了矿业?
曹俊:家里不同意我画画,认为太没出息了,非要我考理工科。但是假如不读矿业,我做不了矿物颜料。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一直不好好学专业,我在学校里边做了两件事:一是读学校图书馆里边的所有的哲学书籍,那个时候我看叔本华、黑格尔,看尼采《悲剧的诞生》,上着课我看着看着拍案而起,站起来走了,疯了一样。
还有就是看电影,那个时候特别喜欢看电影。我现在的工作室里都有大的电影院,保持及时更新,是我自己一个人专用的电影院,满足童年的爱好。
《褪尽胭脂露作霜》设色金笺108×78cm
南都:命中注定你应该做一个艺术家。
曹俊:我相信是这样,因为我做别的事儿都不像这么顺畅,只要我拿起画笔,我很快乐。
你别说画画还可以给我这些。我平凡的时候我也这样,我富有了我还这样,我一直没有改变,我很快乐。我一到工作室马上就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我可以很沉浸其中。
当我看到先贤的东西,看到优秀的东西,即便他这个人地位低微,只要他的东西好,立即会让我谦卑起来,所以一直绘画也在塑造着我的人格。是绘画塑造了我,让我谦卑,而不是说刻意地去要怎样去修为。
以前我一直觉得,其实我们艺术家对人类的贡献是最小的。写写画画重要吗?艺术并不重要,我们能给人家带来什么?这张纸你如果弄得不好,还不如把空白的纸交给别人呢。现在我为什么觉得好一些?因为看西方到处都在研究我,学校里边贴着我的海报,当孔子学院被赶出去了以后,我到那儿讲学,他们还得高接远迎,对我那么礼貌,那么尊重,所以我觉得,我是有价值的。
今天,此时此刻,联合国80周年庆典在联合国总部举办,展览了全世界的20件作品,就有我的作品在其中,叫《漫山遍野的美好》。我经常说,我们文化出海要不仅要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要走进去。
南都:最后一个问题,你怎么理解这个展览的题目“持正”二字?
曹俊:“持正”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概念,首先需要持之以恒。“持”是需要付出力气的,“正”,正道,我不想做转瞬即逝的明星式的艺人,而是想当一个坚守着艺术正道的艺术家。用时间、用生命来对得起内心所追求的中华民族的这股正气,传统中的这种正道,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留给后人。
(记者/黄茜,来源:南都N视频)
艺术家简介
曹俊,著名旅美艺术家、纽约拿苏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画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工作室导师。先后获得巴黎卢浮宫国际艺术沙龙展金奖,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时代艺术创新奖”、日本国际元宇宙大会艺术论坛“国际前卫艺术领袖奖”、纽约杰出艺术家奖、洛杉矶杰出艺术家奖。作品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等中国重要展览。先后在中国美术馆、美国波士顿学院美术馆、北京荣宝斋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十余次。代表作入编中、美大学教材,及《荣宝斋画谱》。作品《春消息》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荷语凝香》等作品陈列于新西兰国会及多国使馆。先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学院、费尔费尔德大学、罗切斯特工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校举办中国艺术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