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持正出新:曹俊的文化回归与艺术突围

持正出新:曹俊的文化回归与艺术突围
2025-10-06 17:39:5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曹俊对传统的阐释,还体现在对偶然性的态度上。中国传统书画向来重视“偶然天成”,如水墨的晕染、宣纸的渗化,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曹俊刻意回避了“被偶然性所诱惑”的甜美,而是将偶然建立在“归纳基础上的自觉”。他画云,“并不是让它像丝绸一样”,而是通过多层色彩的看加,形成“粗糙与自由”的质感——这种“粗糙”不是技术的缺失,而是对自然天成的深刻理解:真正的自然,从来不是光滑完美的,而是充满颗粒感与生命痕迹的。这种对偶然性的超越,使他的作品既保留了传统书画的生动,又避免了程式化的甜俗,实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当代升华。

三、诗词与书法:文化精神的载体与独立的价值呈现

展览的近80幅作品中,曹俊为其中50幅配以原创诗词。但在其中,诗词与书法不是绘画的“附属品”,而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与绘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表达系统。曹俊明确表示,今年他“把书法、诗词拿出来,从画面题跋变成专门陈列,是用这种方式向我心目中给了我现在一切的中国传统文化致敬”。这种转变,不仅凸显了诗词与书法在展览中的重要价值,更揭示了它们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的核心意义。

对曹俊而言,书法首先是“写人生”,而非单纯的“写字”。他在采访中提到,年轻时看字帖,“看的是好的书法”;而现在,“我突然意识到,我比那些书法家写这个字的时候年龄都大了”,于是他开始把书法之外的人生和字帖产生了连接——看《祭侄文稿》,他能读懂颜真卿家国情怀”背后的悲痛;看王羲之的《兰亭序》,他能感受到“士大夫文人的雅逸”。这种“读懂”,不是技术分析,而——书法的线条、结是生命体验的共鸣——书法的线条、结构、墨色,本质上是书法家精神世界的物化。曹俊的书法创作,正是在这种共鸣中展开的:“我让助理把纸拿过来,一写就是几十幅,写下来一笔不错。没有刻意为了写得‘好’。”这种“不刻意”的状态,恰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当技术内化为本能,笔墨便成为心性的直接流露,他的书法,既有碑学的雄浑厚重,又有帖学的流畅飘逸,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甲子之后”的通透与从容。

诗词在曹俊的创作中,则扮演着“画外之音”的角色。他遵循古典诗词的“程式”但内容却是个体情怀与当下体验的真切表达。诗词或描绘画境,或抒发性情,或表达对自然、和平的向往。他的诗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也不试图教化他人,而是直接表达真善美的视觉显现。此外,曹俊还将诗词从绘画的题跋中独立出来,既是让观众可以单独看诗,通过文字感受绘画的空间;也是强调诗词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价值,和文字承载的情感流淌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曹俊对诗词与书法的重视,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基于对当代艺术语境的反思。对奇观的追逐本质上是文化精神的缺失,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恰恰能够提供一种“内向的深度--它们不追求瞬间的视觉冲击,而是引导观众在品味中体悟、在静观中思考。

四、“持正”与“开悟”:传统的哲学实践与当代启示

曹俊在采访中反复强调的“持正”二字也是本次展览的主题——“秉持优秀的传统正道”。在他看来,“持正”是指画里的“正气”,是让作品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根基。谢赫、李成、范宽、黄公望和倪瓒等历代大家都曾从不同角度诠释和践行了“持正”之意。

当然,全人类的终极理想和精神终究是相通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的“中道”(Mesotes)原则便是与“持正”一样都在强调极端之间寻找适度,以实现人格与行为的完善。在他看来,德性需通过“实践智慧”实现即具体情境中判断“如何做”的能力。而曹俊的创作正是“实践智慧”的典范:他在“有”中创造“无”,在“整”中制造“破”,使作品在“对立统一”中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

曹俊在参观丢勒工作室时,被其“研磨颜色用的碟子、钵,那些工具被他砸得不同大小、颜色粉末碎片”所震撼,意识到“放低身段让自己当一个工匠”的重要性。这无疑与中国传统文人技进乎道的理念不谋而合。曹俊认为,中国艺术家最重视的是修养,而修养正是在一笔一画的打磨中积累的。他研墨时,会想到安徽深山里制墨工汗珠滴落的样子”;他写字时,会感受到“松烟墨与历史长河的连接”。这种对工具、材料的敬畏,使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手与心的统一”——技术不是目的,而是通往“道”的桥梁。

在图像资源上,艺术家也从对宇宙、岩画和三星堆等远古、未知领域的想象性描绘,逐渐“回归”到可感知的中国名山大川,并主动从篆刻、画像石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汲取图示养分。这些图示经过其个人的消化与转化,以高度写意的方式融入画面,成为连接传统与兰代、具象与抽象的视觉符号。他甚至展出了部分看似黑白水墨的油画作品,将其视为创作过程的“解析”与“分享”,这种开放性本身,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重视过程与修养的特质。

关键词:曹俊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