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从“压抑”到“绽放”——心理学视角下闫平油画创作的情感疗愈之路

从“压抑”到“绽放”——心理学视角下闫平油画创作的情感疗愈之路
2025-10-10 11:42:3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画中粉墨登场的演员相互依偎、彼此映照的景象,成为了闫平内在母性最佳的投射对象。

她以母性之眼,描绘了一个由温情与联结构成的、象征性的“大家庭”。

柔软的心,2013

至此,她的“大母神”原型,从个人情感的疗愈力量,升华为一种普世的、社会性的滋养与关怀。

回望闫平的艺术道路,是一条通过创作实现自我疗愈与人格整合的“自性化”旅程。

她从早期无意识戴上的时代“人格面具”中醒来,勇敢地深入女性身份探索,进而整合了母亲与孩子、感性与理性、个人与社会。

她最终超越了对立,发展出一种更包容、更完整的生命姿态。

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文/坐忘舟,来源:羲曦集)


艺术家简介

“爱至上,生命至上”——闫平用画笔凝住爱与生命的永恒

闫平,1956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1年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2005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第二工作室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油画家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出版有《中国当代油画精品集——闫平》《名家名品——闫平》等。

首页上一页...2345 5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闫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