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水墨2021年
艺术理念:尊重“初心”与生命体验
在中国当代水墨画坛,杜松儒的绘画独树一帜,有极强的现代感和装饰性,个性鲜明。谈到对于中国画传统的继承,杜松儒见解独到。自幼观父亲作画,遍览家中画册,他对传统墨法、笔法了然于胸。但他认为,传承不应囿于形式与技法,而应继承其精神气质,重视画面气韵:“工具、形式并非枷锁,不必执着。关键在于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力,能以审美高度审视生命,并将这份审美感悟通过艺术形式传递,成为人类共享的经验。绘画的价值在于‘写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我始终热衷于表现那‘看不见的世界’,探寻其深处的力量!”
杜松儒尤为珍视创作中的“初心”,反对功利性创作。他坦言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往往诞生于无展览计划时,纯粹出于兴趣的挥洒。“越是刻意求之,越是不得;越是发自喜爱、不经意而为,反而水到渠成。”这种态度深刻体现了他对艺术本质的理解。“一些展览邀约,有画就展,无画便不勉强,精力有限。”
杜松儒《梦山II》纸本水墨设色
246cm×369cm 2021年
杜松儒常感人生旅途中的贵人相助,“越是幸运,越需加倍努力”。他热爱游历,接触新知,乐于与人交往。他笑称自己是“劳碌命”,精神富足,经济无忧,但付出亦多。他妥善平衡中国美协工作与专业创作,同时二十余年如一日照顾父母,长期兼任父亲秘书与司机,协助处理其展览、社交等事务。他摸索出独特方法:“创作未必日日伏案,更多在于思考。”他善于利用碎片时间构思,出差途中亦不忘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展望未来,杜松儒计划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包括综合材料与立体作品。近期,他正探索“大地的表皮”主题,尝试寻找水墨与新材料结合的可能性。“我不想被定义为水墨画家,而是艺术家。法无定法,一切皆可为我所用。”他保持开放心态,不排斥新技术,但坚守“作品须有温度”的理念,反对滥用技术。
杜松儒《吾之山》纸本水墨设色
240cm×200cm 2021年
结语
从家学滋养到自我探索,从传统浸润到锐意创新,杜松儒的艺术之路展现了一位艺术家对独立风格的执着求索。正如其言:“我只想做自己,不归属于任何流派。”这份独立不倚的精神,正是其艺术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源泉。
(文/王金坪,来源:《中国拍卖》杂志)
画家简介
杜松儒,1975年生于天津一个艺术世家。199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1998年赴日本京都精华大学版画大学院深造,师从艺术大家黑崎彰;2002年毕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任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展览处处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绘画与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二级美术师。被授予“繁荣首都文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版画和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曾获第17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日本KYOTO2000版画展新人奖、日本2001京展金奖等重要奖项,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南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