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赵奇抗战题材美术作品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赵奇抗战题材美术作品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2025-10-30 10:44:5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赵奇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资深艺术家,成名甚早,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从造型手法上看,其作品在写实之中蕴含着写意精神。构图上,他打破传统场景式布局,将不同空间元素巧妙融合,形成艺术的幻觉。这种手法完整且独特,在写实基底上兼具浪漫性,这离不开他深厚的笔墨技巧。在技巧层面,他的“积墨”运用极有特色。“积墨”强调笔断意不断,自然通透且厚重,与画面内容相得益彰。我们都知道,中国画创作若无娴熟技法支撑,便难以精准表达思想,而赵奇将思想与内容完美统一,尤其人物造型十分传神,这得益于素描的锤炼与转化。他将素描融入中国画传统笔性之中,将抽象笔墨聚合成具象的形象。他心怀悲悯,画面承载着情感寄托,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既是写生的成果,也是其内心希望与心灵转化的体现。这份对人的关怀与理解,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形式,直抵人心。

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国家画院注重策划主题性美术展览,此次召开“赵奇抗战题材美术作品座谈会”,正是中国国家画院坚持学术立院的体现。赵奇在抗战美术题材领域常年深耕,成果丰厚,其特点明显:一是创作时间早,1979年创作的《九一八》在画坛引起反响,他立足东北乡土,开拓创作题材,以笔墨语言探索走在同代人前面,是改革开放后新水墨创作领域的代表画家;二是持续时间长,他始终不忘抗战题材创作,作品数量蔚为大观。围绕抗战题材,赵奇形成了鲜明的创作取向。他不断升华精神追求,展开丰富视觉图景,形成独特的方法论。从赵奇的这些作品来看,他既能展现宏观的历史场景,又能聚焦刻画人物的肖像,尤其是英雄人物的肖像,他的作品有一种大开大合之感,而且塑造了非常典型的形象。其作品具有梦幻感、蒙太奇手法,将身临其境的宏观感受与典型人物情感对话结合。赵奇通过历史阅读,查找文献图片,表现真实,在精神上身临其境,将历史之真与艺术之情结合,以笔墨画出民族铮铮铁骨。

徐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女画家协会会长):

赵奇以创作谈的方式,生动地讲述自己几十年的创作历程。从题材选择到形象呈现,他都带着强烈的情感,这种全力投入是他持续创作且阶段成果丰硕的关键,其创作谈也是生动的创作课。他探讨抗战题材美术创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创作重点。

抗战美术是以笔为刀,具有真实感、历史厚重感,成为美术史经典。抗战题材美术创作则追求历史深度与时代精神重塑,赵奇便是这一领域的代表艺术家之一。其一,赵奇有人文关怀与素养,始终将家国情怀与个人艺术追求融为一体。其二,在艺术创作上,赵奇注重人物形象典型性,将山水画皴擦与人物画线条结合,后做笔墨减法,用白描式颤笔表现人物,技法表现上的独特性和人物刻画的深刻性相结合,形成了他鲜明的个人艺术面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其三,赵奇的艺术观念真诚,他认为艺术不只是个人行为,要与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相结合,努力通过画面表现历史,以具体形象丰富作品,每一个生动的面孔,都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赵奇(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

关键词:赵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