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中国壁画具有辉煌的历史,在悠远的时间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经典之作。
我国古代壁画抒写了包括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等在内的人类艺术史的辉煌篇章,而当代壁画从改革开放至今同样创造了充满时代活力的艺术成就。壁画创作始终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今天,其在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乡村全面振兴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丹青铸国魂
当代壁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往往拥有更为巨大的体量,是和公众结合极为紧密、极具文化与历史承载力,同时承担着美育功能,又有着丰富材料形式语言的艺术载体。由于这些特性,当代壁画启智润心的功能被极大加强,主题性壁画在社会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井冈山革命斗争(壁画·局部)李福来团队
试看由鲁迅美术学院李福来团队创作的全景画《井冈山革命斗争》,该壁画全长112米,高18米,以数千平方米的巨大环形画面,再现了井冈山山峦起伏的壮美景色,描绘了从“三湾改编”“茨坪安家”到“井冈山会师”再到“黄洋界保卫战”“向赣南闽西进军”等一幕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场景,并辅以环境实景、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呈现。观众置身其中,五百里井冈尽收眼底,九十年前烽火再现眼前,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井冈山斗争史的波澜壮阔,获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体验。

黄河大合唱(壁画)詹建俊、叶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近年来,许多抗战题材美术作品被制作为壁画,成为主题性壁画创作的经典。如油画名家詹建俊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叶南于2009年创作完成的《黄河大合唱》组画,于2020年以马赛克材料重新在湖南常德画墙上再创作完成。壁画中铺天盖地的黄河水,象征着人民的抗战力量如黄河激流般汹涌澎湃,冼星海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前,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奏响救亡图存的精神乐章。
湖南常德画墙是位于常德市江南城区的壁画艺术景观,以防洪大堤为载体,在长3.756公里的壁画艺术墙上汇集了120幅壁画作品,蔚为壮观。和《黄河大合唱》一样,一大批经典主题性壁画在常德画墙上再创作完成,包括侯一民的《百花齐放》、王文彬的《山河颂》、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徐悲鸿的《愚公移山》、沈嘉蔚的《红星照耀中国》等。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得新生并广为流传,是因为其主题或再现民族历史,或弘扬民族文化,或讴歌民族精神,或为时代放歌,成为当代壁画的典范之作与时代丰碑。
匠心绽华彩
谈及壁画,大部分公众对其认知还停留在字面含义,即在墙壁上作画。实际上,中国当代壁画的创作手法已经远远超越了古代手绘壁画的范畴,应用多种现代造型手段与材料技法,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面貌。

长城颂(壁画)王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