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和玻璃马赛克作为常用的壁画材料还有一个相同的优势,它们都是经过高温煅烧而成,因而能够在室外抵御日晒雨淋,使壁画禁得起时间的考验。
艺脉连古今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当代壁画创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中国壁画学会举办了“绚烂的艺术长廊——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展出了北京地铁沿线近300幅壁画中的150幅优秀作品。
如北京地铁八号线王府井站,由孙叶陶然等人创作的壁画《百年老店逢变局》和《王府新街时代兴》,采用高温刻瓷的手法营造出木刻艺术的效果,表现了王府井的百年沧桑和新东安市场前时代新人的风采。地铁四号线西苑站,由戴士和创作的《万寿山》构思巧妙,以众多书体写成的“寿”字组成抽象的山石,既呼应了颐和园的名胜地标,又彰显出中国书法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万寿山》壁画创作运用了中国古代磁州窑的去釉技法,效果别具一格。

百年老店逢变局(壁画)孙叶陶然
北京地铁不同站点中题材丰富、手法各异的壁画作品,成为连接老北京、新北京的文化纽带,承载着城市地上地下的区域功能,汇聚成一条条绚烂的艺术长廊。如今,坐地铁、赏壁画已经成为北京旅游的新时尚。
壁画是伴随人类发展极为久远的艺术,壁画的形态和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演进着,因而壁画的材料、技法甚至呈现方式没有一定之规,与时俱进。当今,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大量出现的依托LED大屏呈现的动态壁画、多媒体壁画、交互壁画等,再次拓宽了壁画的定义与面貌。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形式的壁画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以更加丰富的面貌展现时代风彩。
(文/孙韬,中国壁画学会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博士、博导、硕导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