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如此浓郁·如此漫长 | “水墨家园——我们的水墨·中国当代写意画九人展”参展艺术家一同走进文化视界

如此浓郁·如此漫长 | “水墨家园——我们的水墨·中国当代写意画九人展”参展艺术家一同走进文化视界
2025-11-24 13:51:5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全球文化交融的浪潮下,审美差异被渐渐磨平,“个性”成了愈发稀薄的词汇。李连志一语中的:“根丢了,个性自然立不住。”他眼中的创作核心,从不是在范式内追逐风格翻新,而是转向对生命本身的观照——“生命的长度里藏着阅历,宽度里盛着感悟,这些才该是画里的魂。”

李连志 100×50cm 2025年

“逃离范式的枷锁,那些既定规则,绑不住真正扎根生命的创作。”若将目光从被范式框定的方寸之地移开,投向世界与宇宙的辽阔,个体的纠结便显得渺小。但这份“渺小”,反而让李连志看清了方向。

“大部分人没能逃开既定范式,要么浸在东方传统里,要么裹着西方体系。”李连志点出许多创作者的困境,这种文化交织的拉扯,让不少人陷入莫名的焦灼。但在他看来,与其在范式之争中内耗,不如先厘清自己:“方向在哪?焦点是什么?这才是创作者该攥紧的东西。”

高山·听泉136x69cm纸本水墨

“把笔与心沉到生命里,画自然会贴着土地、连着文化根脉。”在人人谈论范式的当下,李连志用创作实践证明:范式之外从非荒芜之地,当生命的厚度与文化的根系相融,便会在那里滋养出独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景——这,正是艺术最本真的模样。

踏“双舟”而行,向生活走去

当中国画人物画陷入“传统难映当下,创新易失根本”的困境时,当西方造型理念与东方笔墨相遇,李宽选择了“脚踏两只船”的创作路径。这不是摇摆不定的妥协,而是他深耕艺术数十载后,为中国画找到的破局之道。

“一脚踏实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表达,一脚踏实西方绘画的科学体系。”李宽的话语掷地有声。在他看来,当代人物画的困惑早已明晰——传统文人画“逸笔草草”的雅致,难以承载当下生活的鲜活质感,而西方绘画的科学造型训练——透视、解剖的精准把握,人物关系与画面氛围的精妙营造,恰是弥补这份局限的良方。他从不将传统与西方对立,反而强调“以传统笔墨为根,纳西法为养分”,从古典主义的人文关怀到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皆可为水墨人物画创作注入新活力。从二十多岁起,这种“回望传统,吸收西方”的思考便贯穿他的创作,支撑起一幅幅备受认可的大型作品。

关键词:水墨家园——我们的水墨·中国当代写意画九人展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