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式启航。对标世界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战略实施至今,已有200多项配套政策文件出台,促进了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开放能级也持续跃升,在海南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58个。这些政策既为海南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也为全岛封关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经党中央批准,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封关运作。
吴树林:“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和海南省加快封关的各项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出台了配套政策,建成了软件硬件的监管设施,开展了测试演练,封关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接下来,有关方面将加强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同时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封关测试,做好封关前后的工作衔接,确保封关运作能够如期顺利开展。”
多年探索铺就坚实的开放之路。这次发布的全岛封关政策措施围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这一重点,在吸纳早期实践经验基础上迭代升级。那么,新的政策调整将带来怎样的新变化,又会为海南打开哪些发展新空间?
首先我们来看“‘一线’放开”。当这道连接海南与世界的开放闸门渐启,贸易管理措施将进一步放宽。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在国家现行的禁止、限制管理措施基础上作出了开放安排。清单之外的货物与物品,都可以在海南自贸港与境外间便利进出。这份清单让哪些商品能进入海南自贸港有了清晰的边界。这项政策压缩通关流转的时间,让贸易往来更为高效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