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社会民生 > 正文

山东破题城市更新,钱从哪来、怎么干、谁来干都有了答案

山东破题城市更新,钱从哪来、怎么干、谁来干都有了答案
2025-09-25 15:22:5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城市更新,是一项关乎千家万户福祉、牵动城市发展脉络的系统工程。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9月24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吹风会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表示,《实施意见》包括重点任务、实施路径、投融资方式、实施机制、组织实施等5个部分17条,直指“干什么”“怎么干”“钱从哪里来”“谁来干”四大核心问题。

干什么?

城市更新,首要回答的是“更新什么”的问题。它绝非简单地推倒重来,而是对城市肌理的一次精细修复与功能重塑。

“《实施意见》聚焦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部署了5个方面任务,坚持靶向施策、系统实施、为民务实。”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侯晓滨表示,片区综合改造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从老旧街区的微更新到老旧厂区的转型提质,从城中村的有序改造到老旧小区管线更新、电梯加装,山东正以“留、改、拆”并举的思路,在不同空间维度上提升城市宜居性。

今年,120个片区综合更新改造、14.02万套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开工、844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既是硬指标,更是民生承诺。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补短板”与“提韧性”同步推进:完善“快、慢、停”一体化交通网络,排查整治燃气、供排水等管网安全隐患,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每一项举措都在为城市筑牢安全屏障。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工作,则让更新的成果更可感可知,利用存量房屋建设社区嵌入式托育、养老设施,打造“百姓园林”“口袋公园”,优化建筑立面与城市家具的艺术感,这些细节的改变,正让城市成为承载美好生活的容器。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历史文化保护,山东正通过健全“省级条例+办法”的保护制度、推行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开展专项评估等方式,让齐风鲁韵在城市更新中得以赓续,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的误区。

怎么干?

解决了“干什么”,“怎么干”的路径清晰与否,直接决定着更新行动的成效。

过去几年,山东在城市更新领域已有不少探索。青岛、济南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烟台、潍坊成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4个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但“实践摸索多、总结少,路径不够清晰”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实施意见》的出台,正是要将零散的经验提炼为系统的路径。

记者从会上获悉,《实施意见》在研究前期各地开展城市更新的经验做法基础上,提炼形成完整的城市更新实施路径,包括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编制完善相关规划、谋划生成优质项目、科学设置规划要求、探索多种供地方式等5个方面,通过全周期管理,指导城市更新有序有效开展。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规划和土地政策上的创新突破,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新阁介绍,山东将支持各市探索与存量空间盘活相适应的详细规划编制实施管理路径,在土地混合开发、空间复合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等方面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提供支撑。确实难以达到现行标准规范的老城区、历史街区改造项目,允许各市以“不低于现状”为原则,合理确定建筑间距、密度、日照标准等条件。对已审查通过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城市更新项目,支持带方案供地,大幅缩短审批时间。对于老旧小区周边的零散边角地、插花地,如果确实不具备单独供地条件,可经批准后按照划拨或协议有偿使用方式供应。

关键词:山东,城市更新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