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着眼文化繁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立足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总结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基本路径,鲜明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为我们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深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思想性、政策性、指导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自觉扛起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
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组织好传达学习、贯彻落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和创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文明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特性,也是中华文明最有生命力的特性。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才能正确理解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
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