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思清:汇聚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合力,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践

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思清:汇聚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合力,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践
2023-07-28 17:36:0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脉绵长、底蕴深厚,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齐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缩影。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关于文艺文联工作重要论述,相互贯通、系统学习,打造“两创”新标杆。

儒家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新的力量。“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两千多年来,先贤孔子以学立身,成为“万世师表”,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为政以德、仁民爱物”的政治理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修齐治平、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的道德主张……不断滋养着齐鲁大地,乃至巍巍中华的每一寸土地。儒韵民风代代相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在时代发展中淬炼成金。近年来,山东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探索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功承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全国书法篆刻名家精品展、尼山世界艺术论坛等活动,用文化的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问世,大型文脉工程《齐鲁文库》启动等,皆为山东深度耕作人文沃土、向世界集中展示齐鲁文化资源优势与价值优势起到重要作用。

黄河文化为沿黄省区合作提供新平台。黄河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积淀形成的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黄河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家国情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发展智慧,自强不息、守正创新的奋斗精神。近年来,我们围绕弘扬黄河文化,举办了山东省黄河主题美术创作大展、“黄河大集”系列文艺惠民活动、黄河系列舞蹈剧作展演、(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等,推出了一大批精品成果。大力实施沿黄省区协作发展工程,完善协作机制,举办了第五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沿黄九省区新时代民歌展演、“黄河颂”黄河流域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大道同行——山东河南中青年书法作品联展”等,唱响了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大合唱。

稷下学宫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宝库。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学术殿堂和文化圣地,稷下学宫连接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也是山东文脉之渊薮。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首次以剧情类纪录片语言描绘了稷下学宫150年的历史画卷,通过孟子、邹衍、慎到、韩非、荀子等思想家的故事,串联起宏大的历史架构,在全球视野下展现齐鲁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历史贡献,展现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气度和胸襟。

沂蒙精神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大力弘扬“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通过举办红色胶东主题采风创作、“光影里的旗帜·山东省红色电影展映月”、齐鲁红色故事巡讲、“沂蒙精神与当代文艺创作研讨会”等丰富的活动,赓续红色基因,进一步推动沂蒙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关键词:何思清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