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分社会组和院校组报名。新增1个赛道,海洋研学赛道。参赛线路至少关联1处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或营地。
1.规范性。研学旅行线路中的课程目标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四个自信、落实核心素养标准、符合课程的资源属性,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评价;课程内容主题明确、层次分明,主题化、单元化、多元化、有教育内涵和文化价值;课程实施安全规范、学段适切、重在体验、科学合理、系统完整;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完整规范、评价指标照应目标、评价量表科学严谨。
2.丰富性。研学旅行线路设计要素齐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需包括行前、行中和行后等全过程。研学课程主题和目标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齐文化,以及黄河文化、泰山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学资源;讲好山东故事;提倡研学旅行与劳动教育融合创新。
3.科学性。研学旅行线路中所有课程涉及的知识没有科学性错误;课程内容呈现方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生在心智上能够理解和接受,在生理上能够坚持和承受;线路规划合理,时间安排紧凑适度;课后作业或过程性学习任务符合综合实践课程的要求。
4.创新性。研学旅行线路规划突出地域特点,文化主题鲜明,能够深度整合本地域文旅资源;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新颖,主题化、单元化特色突出,能实现对地域文旅资源的深度挖掘,有效彰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课程实施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高效地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传播平台相结合,课程实施方案具有独特性和趣味性;营销管理在营销渠道或平台、营销方案设计等方面与众不同,有鲜明的优势,研学旅行线路品牌打造效果显著。
5.安全性。安全注意事项细致准确,与研学资源相契合,有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科学有效;安全应急预案详实规范。
6.实用性。研学旅行线路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示范性。
(二)首届山东省研学旅行指导师技能大赛
此项赛事目前在全国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前瞻性等作用。赛程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1.初赛
选手自主确定研学对象(小学、初中、高中学段),自选研学资源和课程主题,有针对性研发1课时(45分钟)的研学课程。课程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教学目标明确,要素齐全,内容丰富,逻辑清楚,结构完整,教法新颖,知识准确,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实践性。研学课程撰写文本以研学旅行指导师所用教学方案方式呈现,以电子版PDF格式提交。
2.复赛
选手自主确定研学对象(小学、初中、高中学段),自选研学资源和线路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两日研学旅行线路。研学旅行线路要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课程丰富、要素齐全、日程安排合理,具有规范性、科学性、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和创新性,能够被中小学校或市场主体充分认可。研学旅行线路设计撰写文本以研学旅行服务机构视角呈现,以电子版PDF格式提交。
3.决赛
决赛分研学旅行知识测试、研学旅行线路方案讲解和应变能力考察(现场答辩)三个模块。
模块一、研学旅行知识测试
研学旅行知识测试方式为线上测试,无公开试题库。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题型有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3种。内容主要包括研学旅行相关政策与法规知识、研学旅行安全工作规范、研学旅行课程研发与线路设计基础知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研学旅行特殊问题处理和应变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