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领了新时代以来整个中国文艺发展。就美术界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极大推进了中国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突出地体现在美术创作实践出现新面貌,美术的理论与话语体系建设获得新发展,美术的学科体系建设和美术教育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坚持价值引领,开创美术创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反映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这对于包括美术在内的中国文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得以有效落实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对在延安形成的革命文艺观的继承和弘扬,是艺术服务大众的当代表达,也是对革命艺术和社会主义先进艺术本质特征的高度凝练与准确表述。新时代以来,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中国美术界得到深入贯彻,成为主流艺术创作的导向。
各级美术家协会、广大美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关注现实,用心感受时代变化,潜心研究艺术规律,努力用真情实感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为人民发声、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中国美术家协会持续举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品展”,开展“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活动,并举办作品汇报展等。在这些活动中,美术家通过深入生活,对社会发展变化、新时代新气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获得更多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激发出艺术创作的激情。这些活动也促进了基层美术的发展,激发了地方美术的活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贯穿于美术创作实践和美术活动之中,让“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得到更好的彰显。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多年来,中国美术家协会按照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引导广大美术家走向基层,深入生活,先后多次组织全国艺术家到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展开采风写生活动。艺术家用作品抒发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心灵体验与感受,表现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面貌和人民生活的新变化,也体现出艺术家热情而严谨的艺术态度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是美术创作的重要价值导向,而且引领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向与发展。这些年来,美术创作不再局限于“架上艺术”,还抒写在祖国大地上。艺术不断介入乡建、介入社区,担负起为乡村振兴赋能、美化乡村、推动乡村、社区美育的重要使命。可以说,艺术乡建、社区美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最为凸显的特征。艺术的社会“介入”关系到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重构以及人自身的重构。艺术对乡村与社区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心灵生态和产业生态及相互关系的重构,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仅是绘画创作的价值导向,而且引领中国当代艺术的空间转换与功能转换。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书写在祖国城乡广袤空间和社会场域中的视觉诗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