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黄宗贤:抒写新时代美术篇章

黄宗贤:抒写新时代美术篇章
2024-11-19 15:04: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一)立足于中国现实,探索美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近年来,中国美术主体话语的建构是主要的学术话题。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确立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如何建构当代中国美术的理论、美术评论的话语体系,如何阐释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性”等问题,成为诸多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文章讨论的热点问题。如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举办前夕,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委会、华北片区调研工作会,着重提出尊重传统又开放包容的理念,特别围绕“中国画等传统画种如何取得突破”“实验艺术如何既具有当代性,又体现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而在上海举办的“观念的中国性:美术理论上海高峰论坛”,则主要围绕“有没有必要讨论中国性”“中国艺术的观念性如何呈现”以及“中国性与全球语境中的地域性”等议题展开研讨,深入讨论了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性”如何在艺术理论中预设和表达的方法和路径。在201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年会上,与会委员以“为中国美术立言”为宗旨,分别就“理论与实践”“视觉与文化”“传承与开拓”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积极为建构当代中国美术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言献策,提出要保持引进与寻根之间的张力,努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2023年成都举办的中国美术高峰论坛上,中国美术如何面对新时代,如何推进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成为讨论的重要话题。

随着讨论的深入,“意派论”“意象论”“传统即当代”“中国经验”“本土精神”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概念和评论话语充斥了中国当代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界。这表明,当代美术理论界的自我身份建构意识的自觉,创构自主的当代美术理论与评论的话语体系已经形成共识。

(二)美术批评与创作实践的互动互构关系得到强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批评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是中国当代艺术评论的根本尺度。近年来,包括美术理论家在内的艺术理论家们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关注当代美术创作,走进艺术现场,直面艺术创作展开评论。让评论有针对性、话语有现场感、理论有回应性,已经成为当今美术界的自觉行为。从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到今年第十四届,无论是分展览,还是进京展,举办学术研讨会对艺术创作展开讨论已成为常态。这种方式至少对改变评论与创作分离、艺术家与评论家各自言说的现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丰富的理论研究与评论实践中,主题性美术创作是热点话题。近年来,主题性美术创作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时代精神的主流,也是诞生优秀创作的重要途径。因此,关于主题性创作的相关讨论与评论也不断深化。主要集中讨论主题性美术创作与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建构、主题性创作中的“人民性”、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叙事方式等问题,这些研讨与评论不断为主题性创作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主流艺术创作的繁荣。

(三)形成美术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的多元视向

随着美术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创作媒介、空间的开放,超越传统范畴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被吸纳进美术理论与批评话语中。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或艺术方式备受关注,如新媒介艺术、艺术人类学、艺术传播学、艺术乡建等问题成为艺术研究的热点。在研究方法上,更是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加强中国传统美术理论资源的当代转换与阐释,如何使富有特色的传统理论话语在面对媒介、语言、形态、空间、功能等方面都发生转向的当代美术依然具有解读的能力和阐释的空间,成为美术理论界探讨研究的重要话题。传统美术理论界和品评理论话语的当代转换,既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创新与重构。近些年来,美术理论和批评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仍任重道远。在美术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将传统理论资源实现当代转换,也才能强化中国美术理论建设的文化身份和自主特色。

关键词:黄宗贤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