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院长Cristina Acidini克里斯蒂娜·阿契蒂尼对纪连彬教授能受邀来到意大利艺术研究院感到非常高兴,并做出了重要评论:纪连彬教授在其漫长而勤勉的绘画艺术生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即便是在不同主题的创新过程中,他的作品依然保持着原创性和辨识度。
他深厚的中国传统艺术修养使他运用黑白及彩墨在宣纸上能挥洒自如,展现出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精湛技术:他运用这种基础而要求严格的媒介所实现的自然主义效果是生动的。例如,在描绘那些毛发浓密、长角挺立的牦牛群时,他能够将背景中崎岖不平、覆盖着皑皑白雪的西藏山脉,以及春日里绿意盎然、鲜花盛开的牧场小径,生动地呈现在观者眼前。在他的风景画作中,地球之巅的季节更迭被精准捕捉,展现了在人的耐心引领下牛群缓缓前行的景象。从远处望去,人类与雄伟的山峰相比显得渺小,而山峰则紧密相连,共同抵御着山间的寒风、恶劣的气候以及旅途的疲惫。
对于近距离的——穿着繁复且富有地方特色服饰的模特,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画家的笔触变得更具描述性且难以捉摸。无论描绘的是侧面、四分之三侧面还是正面的面部,都被画家以快速而自信的线条勾勒,寥寥数笔便能精准捕捉到他们的神态:庄严的、全神贯注的或是心不在焉的,宛如来自异世界的生灵。这些作品与西方艺术的表现方式有着微妙的联系却大不相同。类似于古老的石碑和古代的赫姆斯雕塑,头部刻画清晰,而身体则被简化为几乎不体现解剖学真实性的几何形态。又或者,他们让人联想到经过长达数世纪的演变后,最终来到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艺术的核心,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某些人物作品,其中人物的头部从繁复如迷宫的装饰性背景中清晰显现,从破碎的马赛克中脱颖而出。
纪连彬教授与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院长Cristina Acidini克里斯蒂娜·阿契蒂尼
最终的蜕变是必然的,在2021年,纪连彬的绘画艺术迎来了绽放。在探索纸上水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时,他深入研究并实验,走上了一条似乎艰难的道路,他以一种梦幻般的模糊态度来描绘自然世界,这种态度使得现实世界变得非物质化,甚至更加碎片化。2021年,他展出的核心系列《凝云造梦》——意即凝结云朵,构筑梦境——代表着他作为“大道不孤”展览项目的特邀艺术家,在正确的艺术道路上并不孤单,献给中国国家画院年轻和成熟的艺术家。黑色与白色成为主导,从黑板色到无烟煤色、石板色、珍珠色,一系列敏感的灰色调渐变,以其不可预测的蜿蜒曲折,创造出流动的有机气味的视觉效果。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纪连彬探讨了具象与抽象、明确与含糊之间的复杂对比。
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所呈现的蒸汽、烟雾、云——以不同的节奏变得稀薄或浓稠,它在梦幻般的氛围中唤起自然,围绕“墨迹”直接创造效果,在艺术中展现出横向性和普遍性,赋予其强烈的暗示。
以树根为例,其扭曲状态展示了由树干缺陷所形成的独特纹理,揭示了自然的精妙设计与光影的鲜明对比。再如,当我们探索矿物领域,混合大理石中杂色纹理的交织、玛瑙中火焰与波浪状线条的交错、缟玛瑙与雪花石膏中蜿蜒的节奏以及村庄里石头的原始轮廓……伟大的艺术理论家、建筑师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出生于热那亚的一个佛罗伦萨流亡家庭,他于1436年观察并提出:“自然界似乎颇具绘画天赋,正如我们在大理石裂纹中所见,它勾勒出了半人马形象以及蓄须长发的王者面孔。”又如海绵,其柔软且不规则的凸起与凹陷,宛若蜂巢般多孔。再如蜡滴,或中国与意大利装饰传统中斑驳陶瓷上的色彩斑点,以及潮湿墙壁上灰泥的斑迹。
最后是云彩,天空中漂浮着千个漩涡般的神奇幻象,它们总是吸引着凝视者们的目光,同时也唤起奇妙的灵感。
研讨会现场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观察云彩的活动被视为最具哲学意蕴和原创性的艺术家所从事的。
在十五世纪中期,帕多瓦的艺术家安德烈亚·曼特尼亚在其绘画作品中勾勒出了神秘的面庞,这些面庞隐现在横贯天际的蓬松积云之间,轮廓虽转瞬即逝,却也饱含着生动的质感。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佛罗伦萨的艺术家皮耶罗·迪·科西莫对云彩的形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为此着迷,他在这些缥缈的形状中看到了“骑兵战斗以及奇妙的城市和广袤的国度”。这一描述源自他的传记作者乔治·瓦萨里(分别在1550年和1568年的)的记载。皮耶罗·迪·科西莫的画作中,对云彩的描绘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或密集或破碎,或阴暗或明亮,展现出变化多端的景象。而在尚蒂伊孔代博物馆所藏的画作中,西蒙内塔·韦斯普奇的云彩以其膨胀和变幻莫测的形态,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同时也彰显了皮耶罗·迪·科西莫卓越的艺术造诣。
可以确信的是,皮耶罗·迪·科西莫必然知晓其同胞莱昂纳多·达·芬奇正致力于对云朵进行细致且充满热情的探究。达·芬奇在其众多笔记中阐述了对这些变幻莫测形态的轮廓与色彩的浓厚兴趣,甚至在某夜,他对米兰西北部天际出现的一朵宏伟云朵产生了深深的迷恋:“一朵云的形状酷似一座巍峨的山峰,内含着炽热的岩石……”
因此,莱昂纳多·达·芬奇通过对云雾和空气的观察,借鉴了山脉与岩石的形态,引领我们回归到坚实而纯朴的地质领域:我们再次探讨岩石,或者更准确地说,探讨岩石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地球的青年时期,地球受到了火山中流动岩浆和沸腾熔岩的滋养以形成岩石。
纪连彬沿着这条古老且庄严的道路前行,以笔触在墨与水中巧妙地勾勒出各种曲线,塑造出柔软原始物质的蜿蜒发展:滤液、熔岩、树液、云彩。
在此,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之间的对话得以显现。形式自无形之中孕育而生:令人惊叹的是,人物形象逐渐清晰,这些面容展现了中国最边远和最古老人群的鲜明特征,纪连彬对此进行了持续而热忱的探索。在变幻莫测的景象中,无论是洪水还是灾难,可辨识的人物形象或单独或成双或成群地浮现。云朵凝聚成人类乃至动物的形态。
事实上,在这里乍一看似乎无定形的物体中,可以通过生动的眼睛、锋利的獠牙和尖嘴来识别野兽和飞鸟,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生物聚合体,其形态令人联想到阿尔钦博托的巧妙构思(或者埃舍尔以动物为题材的几何艺术杰作)。
在那里,众多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与鱼类在看似流动的空间中自由游弋,这激发了人们深沉的思考:人类是社会流动的一份子,被其环绕、庇护,或许还承受其压力。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纪连彬的绘画艺术作品,通过其多样化的风格和技法,似乎在隐喻着人类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原始而紧密的联系;它唤起了我们对当代全球社会正在瓦解的古老契约的思考,资源的快速消耗和分配不平等导致了自然界的失衡。从他那优雅的水墨画作中,柔和的信息缓缓浮现,对于这一点同样有效地指向了对兄弟情谊原始状态的恢复与重新诠释。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教授Marco Cianchi 马可·齐安奇(右)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