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龙起源的问题,有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和探讨,并由此产生了众多的龙原形说,大多数观点认为:龙,起源于某种动物或自然现象。其代表性的观点有:认为龙是由蛇图腾兼并了其他图腾而来;认为龙是蛇的神秘化;认为鳄鱼的形象和习性接近于龙;认为龙源于闪电;认为龙源于云;认为虹是龙的原形;认为龙是树神的化身;认为龙源于猪等等。针对龙的起源,于新生的《龙文化图形原本探源》一书则提出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观点,该书打破先前的研究理念及方式,以原始思维作用下的原始图形形成元素及造型方式为依据,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析了龙文化的起源及其衍化的原本特征,具有前所未有的学术开拓性。
该书的研究方式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以图形造型方式参与古文化图形研究的“图形还原法”
当历史成为遥远的过去,人们不可能再回到以前去看古代的真实,但古代却留下了许多的线索和信息,让人们作为依据去探索古文化的奥秘。在这些线索和信息中,古人物化在材料上的图形文化是研究古文化最为可靠的实物依据(种类有:绘画、雕塑、建筑、工具、器皿、服饰、文字、符号等)。相较于语音文化和行为文化,只有图形文化才具有恒久性,它要比后人的记载和传说更为真实可信。龙图形同样是以图形的形态流传并保存下来的。图形文化的形成须有四方面的因素:1.当时社会的思维形态;2.图形产生的原本元素;3.图形产生的造型方式;4.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及物化这些图形的工艺与材料。原始图形所表现出来的那些扑朔离迷的神秘复杂现象,也正是在原始思维作用下,图形的原本元素通过不同的图形造型方式物化在材料上来体现的,而图形的造型方式更是直接关联着图形形成的特征。这些图形的造型方式既有类似造字“六法”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也有表现事物的综合意象(包括表现视觉不可见的物象内部特征)、夸张与省略、平面移位、异物构合、为神灵造型(包括把物象具有神性的部分神灵化)、以意为象、形随意出、集形表意等多种方式。如果不了解这些造型方式,仅是从“象形”的角度去解释那些神秘的古文化图形,是难以找到其图形原本成因的。这也即是《龙文化图形原本探源》一书将图形造型方式纳入古文化图形研究的原因。“图形还原法”针对古代遗存以图形文化为存在形式的特点,不局限于考据材料与考证对象的表象直接对应,而是通过了解原始时期的思维方式、图形产生的原本元素、图形的造型方式及工艺材料与原始图形的关系,在考古发现和其它可用材料的基础上,以原始思维为背景,把已知的古代文献及出土文物等实证材料带入到由原始思维形态形成的图形造型方式中去,分析图形的生成过程,从而还原古文化图形生成的原本。
二.提出“原本思维”和“原本艺术”的概念
《龙文化图形原本探源》一书认为原始美术的思维方式、造型方式与民间美术的思维方式、造型方式有相类相通之处。民间美术是原始美术的自然延续,从民间美术中可看到其保留了大量的与原始思维形态及造型特征相类同的艺术形式。这些原始美术造型方式在民间美术中的形态延续和遗存,同样体现了人类思维及艺术形态的原本性特征。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形态差异的重要因素,而思维方式的类同也必然会带来文化形态的类同,正是由于原始美术与民间美术在思维方式及造型方式上的类同性,从而也就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产生了依据。该书将不同时期延续并保持了原始思维特征的思维方式统称为“原本思维”,将原本思维下产生的原始艺术、民间艺术等形态统称为“原本艺术”。“原本思维”和“原本艺术”概念的提出,其用意在于削弱因原始艺术时间概念与民间艺术范围概念所形成的隔离,强化其形态的共性特征,以利于在原始图形的研究中对龙起源及其他原始图形的解读提供更多的现存参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