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李一《开元室序跋集》 | 王谦:兼具学术思想之富、情感蕴涵之厚和文章创作之美

李一《开元室序跋集》 | 王谦:兼具学术思想之富、情感蕴涵之厚和文章创作之美
2025-05-16 15:38:4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本书所辑李一先生序跋文章的时间跨度逾二十年,收入210余篇。这些序跋虽大多是为师友、弟子的著述及创作所写,但已较全面地反映出先生的学术旨趣和主要理念。作为开元室弟子,能得先读良机,不啻比同门学子更增多了一次从师受教的经历。

书中文章为“序”“跋”体裁,实际多具有精到的学术思想,以传统形式所作的文言题跋尤为文思双美。约略而言,先生的序跋兼具学术思想之富、情感蕴涵之厚和文章创作之美,其中有一条观念性主线,则是“艺舟双楫”理念。

先生所作序跋,倘以内容分类,为美术与书法两方面,读者可能首先关注其中的书法篇章。

进入21世纪后的二十余年,先生在书法方面,除个人研究、创作之外,还致力于召集同道对“当代书法标准”进行商略和制定。在《 〈 当代书法标准 〉 序》中,先生列叙对此标准的七项观点,如果说排在第三至七位的“神通气畅”“笔法精到”“妙用墨法”“结体自然”“布局整体”诸项要求是其他理论家、书法家会集体关注的内容,但排在前二位的“活写汉字”和“文质相辅”这两项(特别是后者)大抵会被集体性忽略,在先生这里则是最用意强调的两项。“文”指作品的外观形式,“质”指作品内在的精神、气质、意境、思想,也就是说,评价书法应关注作品的“内美与外美相互生发,高度和谐和统一”“既要注意作品的可视性,看其视觉空间的形式美,又要注意作品的可读性,包括文辞和笔意的表达,二者不可偏废”。二十三年前沈鹏先生为《李一楮墨编》所作序文就是以“‘文’‘质’相辅”作为篇名,十年前出版的第二部《李一书法评论集》也以文质相辅为旨归。回顾先生近二十年来的主要创作,包括在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数次大型展览,在山东、重庆的五山摩崖书写,以及十余部作品集,所创作内容全为自作诗文。与这些“我手写我心”的翰墨力作相晤对,我眼前常会浮现出先生逸气挥翰的形象,其中的根本底色正是文质相辅。

对于序跋的阅读,一方面是读被评价的作者、作品,另一方面则借以领略序跋作者的学术品格与文章精神。先生的序跋文章正可从多种层面深读和悟入。

文化艺术各门类相互融通的理念,在先生的序跋中多有体现,其中主要体现为书画相通的理念,以及书与诗、画与诗相通的理念。先生在《 〈 黄永玉全集·书法卷 〉 序》中指出,当代“一些画家忽视了书法的学习,丢掉了艺舟双楫的书法一楫,变成单楫划船了。所幸有一批画家尤其是老画家仍然坚持书画双楫的传统并发扬光大,在新中国书坛形成了画家书法这一方面军”。先生在《共和国书法大系·书史卷》中也专门列出“画家书法”一节,为画家书法在当代书法史上安排一席之地。先生在《中国古代画家画风·虚谷》一书序中,指出虚谷“深于诗词意境,观察事物又精细深入,使小幅山水也能以意取境,以境发意,二者相辅相成,故能简远冷逸”。同时,先生的文笔更由笔墨意趣而进入人生的意趣,并且多方勾连,将所研究的书画作品与文学作品乃至人生体验贯穿而论。如写虚谷的画境,先生说:“就冷隽而言,我有时觉得虚谷的画风与鲁迅的文风有相似之处:表面冷隽而内显炽热。……在海派画家中,任伯年以技巧娴熟取胜,吴昌硕以苍雄浑朴见长,而虚谷以‘冷隽’立面目,如同画坛的‘一声清磬’,冷冷地几声,韵调特别幽远清越。”这是写画家的画风境界,又何尝不是涉笔成趣,直达其人生境界?

1234...全文 5 下一页
关键词:李一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