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冯大中:我与杨振宁先生

冯大中:我与杨振宁先生
2025-10-19 15:31:4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997年10月末,我与妻子乘坐的飞机降落到纽约肯尼迪机场时,已是夜色茫茫。到机场接我的是杨老的妹夫范世藩先生。他与妻子杨振玉女士分别于1979年、1980年由上海复旦大学到美国定居,现在供职于纽约州立大学,与杨老同在一校,夫妻俩都是搞数学研究的。范世藩先生告诉我,杨老原定亲自来机场接我们,但因临时住进医院检查身体,就让他来代为迎客。

我和妻子走进杨老和杨师母为我们准备的宿舍,宿舍收拾得齐齐整整,纤尘不染,使我顿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待我和妻子洗漱完毕,范世藩先生打开厨房的冰箱说,冰箱里的食品都是杨师母刚准备好的。她怕我与妻子不识英文,食品上都贴有中文标签,我趋前一看,大米、挂面、速冻水饺、鸡块、牛肉,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一应俱全。杨师母心细如发,食用油、盐、酱醋、味精的瓶上也都贴上了中文标签。

我们刚刚坐下,杨老的电话就从医院打进来,对他未能亲自到机场接我们表示歉意,接着又嘘寒问暖。我与妻子急着要去医院探视杨老,杨老与我约定,次日上午11时,他让杨师母来接我们,并嘱咐我们先睡个好觉,调整一下时差……

一觉醒来,方知昨夜下了一场萧萧秋雨。云开初霁,阳光是赤亮的,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松柏、红枫、白桦掩映的纽约州立大学经过风梳雨洗,越发显得和谐、鲜亮与明艳,霜叶如火,纷纷撒落在绿茸茸的草坪上、道路旁,以自己更灼目的色调装点着多彩的世界。为把这瞬间之美留住化做永恒,早餐后,我与妻子到室外抓拍了几张照片。

杨师母准时到来。她穿一双白色的皮鞋,穿一件黑色羊绒衣,系一条花纱巾,拎着一个精致的小皮包,显得更加丰神秀雅步履轻捷,完全不像一个70多岁的老人。当她领我们走到一辆白色的小汽车旁,我才知道车上没有司机。

我情不自禁地问:“师母这么大年纪还自己开车?”杨师母淡淡一笑:“我和振宁一样,早已习惯自己开车了。”

走进杨老的病房,只见窗台上、桌几上都摆着鲜花,显然已有不少朋友来探视杨老。我把自己买的一个装满鲜花的花篮摆在窗台上,与其它花篮相映成美,杨老煞是高兴……

老人和我们亲切握手后就向我说明美国此行的日程安排:等他出院后,首先参观学校的艺术系,在那里办个讲座,他亲自任翻译。别人当翻译,他怕不一定能翻好,因为他们对艺术语言不一定熟悉。然后抽空拜访大学校长,参观学校的各系。学校日程进行完后,他再带领我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一下那里的藏品,再把我介绍给那里的朋友,以便进行艺术上的交流。

这时,杨师母在一旁插话:“我们在美国住了50年,振宁从来没有说领我们去大都会博物馆,这次,我也跟你们借光看看。”我们大家都笑了……

美国的大学,一般都很大,如洛杉矶的加州大学,占地面积相当于半个本溪市。杨老执教的纽约州立大学,自然也是如此。它坐落在纽约市临近大洋的长岛上,距曼哈顿有50公里。学校设有物理系、数学系、艺术系、医学院等等,各系均有独立的教学大楼。校园内还有公共汽车站。学校没有围墙,在校外大的方向路口,设立一座座学校徽标,标志着这个领域内就是学校的地盘了。

看完杨老后第二天,我即到校报到。杨老还临时为我准备了办公室。同室有一位安徽科技大学的老师在此研修,有些临时翻译之事,均由他帮助我。我的办公室距杨老办公室很近,可隔窗相望。我去学校报到的一切手续,均由杨老的美国秘书秋彬女士代劳。

关键词:冯大中,杨振宁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